第1章 搶秘函(1 / 3)

公元1116年,北宋未年,社會動蕩不安,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饑餓,貧困,病災等等那是地獄才有的,在天堂杭州居安民樂,一片歌舞升平,繁華似錦。。。

杭州,沒有人不知道西湖。杭州因為西湖最出名,所以似乎杭州就西湖是個好地方。其實不然,那杭州實實在在是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隻因為有了西湖,其它地方倒變得無名了。就說杭州城外南郊吧,也是個難得的好地方。

那是完全不同與杭州城裏的,它幽靜安寧,若比世外桃園。

連接它的是官道旁那條宛廷小道,還有那條與它一路糾纏相依的山間小溪。小溪是清澈寧靜的,一年四季流淌著清清亮亮柔柔的水,一同於它身旁的小道,默默無聞。順著小道進去,隻有兩戶農家,傍著眼前的小道,小溪,依著背後的山,渾然不知世外之喧囂。再進去,小道更窄更深,順勢向山廷伸,那裏還有一間隻有一人在清修的小廟。路似乎到了盡頭,小溪的源頭正在小廟的一旁,那是個僅有數米高的幕布衝擊而成的小潭。。。

一切都愜意怡然。。。

正是仲夏的中午。

群山環繞,山間溪流迂回。

山水之間還能聽聞一聲聲歡聲笑語不斷,夾雜著戲水,潑水的響聲。“撲嗵”“撲嗵”兩聲。隻見兩個白溜溜的身子從聳立的山石上紮頭鑽進水中,濺起滿天水花。

水麵逐漸平靜,忽地從水麵鑽出一個腦瓜。他伸手抹了一把胖胖的臉,眼睛四處望著,手腳配合著身軀在水中遊動著。看他不過十四五歲,在水中卻精比魚兒。他在水中轉了兩圈,發現不到什麼,咧嘴一笑,遊到岸邊,在浮草上仰躺下。陽光刺眼,他閉上眼睛。

忽然間,他在水中站起來。

他明顯感到時間的漫長,驚叫道:“小福?小福?”但四周靜悄悄的,除了流水聲,僅能聽到自已的心跳聲。他害怕了,感覺腳下有什麼東西在輕輕碰觸。

“呀——”他驚叫一聲,轉身直跳上岸。

後麵傳來嘻嘻笑聲。

那胖小孩聽到笑聲,頓時放下心,說:“嚇呆我。在水中呆那麼久,我還以為你被魚吃了呢?”

水中站著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小孩,長的倒清秀,忽閃的眼睛一轉,道:“膽小鬼。”那胖小孩卻不氣,道:“我好累,好餓。”在岸邊大樹下坐下。

那少年搖搖頭,也上了岸,上前輕拉他耳朵,正色道:“看,時候差不多了,你不要去學堂了嗎?”胖小孩道:“煩死了。那老先生真是討厭死了。我好餓啊,我請你進城吃酥餅吧。”

說到吃,他的眼睛比任何時候都要亮。

那少年道:“餓?才剛吃過午飯就餓?起來,你不去學堂,楊伯伯知道了你還能再出來嗎?”

胖少年極不情願地站起來,道:“還是你快樂。小福,你說是不是?”宋小福嘻嘻一笑,推著胖小孩,道:“走啦,囉嗦。”

兩人順著溪流邊上的小道走了一會兒,便看到對邊岸上的一排茅屋房,宋小福走上橋頭,道:“我到家了。你快去學堂,明天我去找你。”

“那好啊,我等你。”胖小孩高興而去。

這一排茅屋房倚山而搭。院門正對著橋。橋是用三棵大鬆木並排搭過來的。橋邊道上一株勁鬆參天蔽日,樹陰下炎炎夏日竟然涼意陣陣,院門也是用鬆木釘做的,很粗糙。用毛竹枝編插成的籬笆牆邊上爬滿了葫蘆瓜藤,推開院門,靠著籬笆牆腳下開墾了兩小塊菜地,幾樣菜花正濃,引得蝴蝶飛舞。從院門通往大門鋪上幾塊青石板。陽光從窗外照進屋裏,隱隱可見一老一少兩女正做著線活。

宋小福剛踏進門,就聽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小福哥哥回來了。”說話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清秀雅麗,一雙明亮眼眸投在宋小福身上,猶如圓月清輝。

她的對麵一老婦人放下手中活,道:“看你滿頭大汗。大熱天又到哪裏野去了?是跟楊家少爺在一起吧。”宋小福應了一聲,道:“嚇爹還沒回來嗎?孩兒看看去。”那老婦人臉露慈笑,道:“你該到老師傅那裏去學字了。有幾天沒到那裏了吧?”

宋小福皺了眉,拉著老婦人的手,道:“孩兒要幫爹幹活。學認字有什麼用?”

老婦人一怔,的確她也不知道認字有什麼用。她隻是個平凡村婦,丈夫也是極平常的樵夫。平日裏靠著丈夫揀柴,自己做些針線活糊口度日。她老來得子,對宋小福極是溺愛,卻也沒有想過要讓兒子讀書認字。不過那清隱寺廟祝夢覺是個學識淵博的人,見宋小福聰明活潑,倒是常教他讀書認字。宋小福平日無事也一般都到清隱寺聽夢覺授課學識。其實那老婦人並不一定要兒子學什麼東西,隻不過舍不得他隨父親上山受苦而以。她勸道:“老師傅是一片好心。學了總比不知道好。”

宋小福無奈,道:“娘,那孩兒這就過去。”對那小女孩扮了一個鬼臉,逗得那小女孩直笑,老夫人也笑了。

清隱寺不大,沒什麼香火。說是寺,其實不過是小廟一座。廟裏隻有一個和尚,自號夢覺,這清隱寺就是他四處化緣後建成的,算來有十三個年頭了。因為與宋小福家相隔不遠,宋小福打小就常來玩,與夢覺倒也投緣。夢覺見他機智伶俐,有心教他念書。可宋小福似乎不是念書的料,認了這個字,再教下麵的字,剛才剛記住的字有時就忘了。夢覺也無可奈何,自然,宋小福最怕的就是到清隱寺學書了,從他家到清隱寺沒幾步路。卻走了足足有半個時辰。

夢覺年齡其實並不大,人很削瘦,卻給人一付滄桑的感覺。見到宋小福,眼中閃過一道淡淡精光,道:“坐。”

宋小福在他對麵的墊蒲上坐下。夢覺閉上眼睛,雙手合什,嘴裏輕念著什麼。宋小福沒半句聽明白呆坐著,百般無聊,見夢覺神情肅穆,也不敢亂動。

良久,夢覺才緩緩睜開眼,道:“貧僧今天給你講一段《西遊記》的故事。如何?”

夢覺雖是教他讀書識字,但偶爾也會對宋小福講一些故事,這《西遊記》己講過幾章,若不是被這吸引,宋小福他還真是不來,聽得有故事可聽,拍手道:“好啊!好啊!”

夢覺又沉默片刻,好久,才開口講了一節《西遊記》,未了問道:“你喜歡唐僧師徒嗎?”宋小福道:“好喜歡啊。師傅,我長大後也要像孫悟空一樣,斬妖除魔。”說著比了個動作,一付騰雲駕霧的樣。

看著宋小福天真樣子,夢覺垂目不語,也不知道想什麼。

黃昏時,宋小福離開清隱寺去城中為夢覺買米。

剛要入城門,忽地背後傳來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宋小福回首望去,隻見一匹黃馬馱著一少年風一般衝過來,轉眼便到眼前。宋小福還沒轉過神來避開。那少年一揚鞭,叱叫道:“還不走開,找死了。”鞭梢從宋小福眼前掃過,宋小福眼前一花,那少年己疾馳而過。

宋小福雖沒被馬撞到,但被揚起的塵土弄的滿嘴,眼睛一時也睜不開,怒罵道:“趕著早死早投胎嗎?”

那少年耳朵極靈,雖在疾奔中仍聽得清楚,隻見他一拉馬韁,那馬“篤篤”兩聲停下。那少年身形極佳,不待馬停穩,轉身道:“無知鄉下小子,少爺有事在身。今日可不跟你一般見識。”他剛才疾馳中向宋小福揚鞭點到及止,甚為精妙,一時心中暗自得意,也不跟宋小福一般見識,不然依他平日性子,宋小福隻怕有得苦頭吃了。

宋小福可不知這少年剛才那一鞭和急馳立馬都是很高明的功夫,尤是嘴硬,道:“我是鄉下小子,你。。。”本想罵他幾句,但見他雖然風塵滿臉,仍是神俊豐爽,想好的那幾句粗語便出不了口,看著那少年進入城中,心想道:“這是哪家公子?杭州城可沒這樣的人物。”

宋小福他買完了米,把米寄托在米行,順便去了一趟楊府。

楊府座落在城南,占地並不大,在大戶人家中是很尋常。但楊府的主人楊任海卻是一個不一般的人,在杭州城你可以不知道知州駱化元,卻沒有人不知道楊任海。他是杭州城的首富,各行各業都有他的生意,令他家喻戶曉的並不是他的富有,而是他仗富濟貧,杭州城百姓沒少得他恩惠資助。百姓念他恩德,都叫他楊大善人,他的真名倒漸漸讓人遺忘了。百姓們連上香許願的時候都不忘了求菩薩保佑楊大善人善有善報,福壽無疆。不說遠的,就宋小福的母親宋慈,宋小福可就親耳聽到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