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棄權?(1 / 2)

蘇儀當下就對這個“幼龍保護措施”起了濃厚的興趣,顧名思義,這個措施必然和他、和所有人族的年輕精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Ww W COM

見到蘇儀好奇的目光,曹南微微一笑,也不賣關子,事無巨細地將這個特殊的保護措施娓娓道來。

漢族的人民有個優良的傳統,那就是極其注重後代的培育與教養,從著名的“孟母三遷”、“陶母教子”這類典故就可見一斑;“養育”一詞可不是把孩子養大了就行,而是要撫養與教育並重,即便是再貧困的家庭,也不會怠慢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畢竟再苦不能苦孩子嘛。

傳宗接代的精神在每個人族的心中根深蒂固,從著名的武侯《誡子書》到後世的《驕兒詩》、《誠兒詩》等等,乃至作用於全體人族後代的《增廣賢文》、《千字文》、《弟子規》等等,無一不體現了漢族對教育的重視,這種精神不僅僅存在於某個人的心中,更是整個民族的靈魂所在。

而教育與傳承的先決條件,是需要保證年輕人的人身安全,畢竟要是命都沒了,拿什麼將漢族的文化傳承千秋萬古?因此主戰派拚盡一切也要與蠻族抗爭到底,決不投降,因為主戰人士都明白,投降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無法保住種族文化,無法讓後人享受到知識帶來的好處。

因此,從太古以來,人們就對後代的安危非常上心,縱然是人族進入了兵法為尊、士氣縱橫的年代,這種思想也沒有任何退化的跡象,反而越重視起來,因為兵聖孫武曾經過:每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麵對蠻族大軍的壓迫,人族更加承受不住任何一名年輕才的損失,別是成為聖人,就算是有希望成為元戎、飛將或是豪傑的才,若是其英年早逝,對人族的命運絕對是個不的打擊。

曹南最後總結道:“蘇彌,在預賽開始前衛兄也過,人族每次都會出動上千人來參加瀛洲大會,但平均死亡人數不過二三十,其中大部分還是因為海難而死!為何人族的死亡率那麼低,而蠻族、倒戈軍甚至是海神族,死亡率都遠遠過人族?正是因為人族有‘幼龍保護措施’的存在,才讓這些‘幼龍’有了遨遊大海的勇氣,我們都是受益者。”

“這個措施具體如何實行?”蘇儀問道。

“很簡單,這需要借助兩個世界的力量,一個是通報危險‘白馬論壇’,另一個是負責轉移的‘龍脈通道’。”曹南道。

蘇儀目光一動,有了一些猜測。

“嘿嘿,我雖然喜歡戰鬥,但並不喜歡送死,家父在我臨行前千叮萬囑,若是遇見無法解決的危險,就立刻進入白馬論壇出警報,他會迅申請龍脈通道的使用權,將我送回大6。”衛江山道。

“娘的,我雖然知道有這個脫離方法,但卻不能使用,誰叫白馬論壇隻能讓行人以上的仕子進入呢?”夏子瑜一臉無奈,同為將才的韓修竹也是苦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