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南湖,微風輕拂著綠水平平的湖麵,引得湖水泛起陣陣漣漪,密密的波紋裏閃爍著數不清的細碎波光。湖邊陸地上的青草已散發出戎戎的綠意,好像在告訴人們:春天真的來了。樹上的鳥兒發出吱吱喳喳悅耳的鳴叫,給略顯清寂的湖麵憑添了一絲絲欣欣的生氣。雖然還隻是早晨5點多鍾,岸邊的石板路和散落在附近的形狀不同的小廣場上卻已聚集了一些三三兩兩散步和早鍛煉的人們。
在一片枝幹茁壯的樹木圍成的空地上,一個看去二十四、五歲模樣的小夥子站在那裏,時而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而停下來露出若有所思的樣子。
“升有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這個青年男子又一次默念了一回口訣,右手呈四十五度向斜上方鑽出,左手緊附著於右手內測,手臂動作的同時,男子兩腳也離開了地麵,在空中稍作停留,然後,右腿在前,左腿在後,同時左手向前方伸出,右手放在右胯旁邊,緩緩落下。懂行的人知道,這是中國武術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
形意拳的祖師據說是宋嶽武穆,是嶽家軍在跟金兵的千百次生死戰鬥中總結提練出的搏擊精華。從技術上分析,此說有一定的道理,從形意拳的發力方式和肢體外形上能看出來的由大槍的演練脫胎而來,來源於軍旅武術應該是確切無疑的了。形意拳由五行拳,十二形拳組成。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打完這五個字,不禁對五筆字型的發明者王永民先生尤然升發出深深的敬意,這五個字完全是鍵名漢字,隻需敲打一個鍵就能完成一個字的輸入,不知是王先生出於對古老文明的敬意如此安排,還是神秘的五行原理在高科技上的自然體現),十二形分為龍、虎、猴,馬、雞、鷂、燕、鼉、駘、蛇、鷹、熊,總括為五禽六獸一條龍。該男子現在練的就是龍形,拳譜上說,龍有搜骨之能,有翻江倒海之勢,有歌訣讚曰:“一波未平一波升,好似神龍水上行,忽而升空高處躍,聲光雄勇令人驚。”龍形,是形意十二形拳的最重要拳法,它包含了全部十二形的精華,此形最能體現形意拳技術的高低深淺,又是傳說中唯一可練輕功的部分。小夥子剛才做的動作,騰空時叫做伏龍升天,落地時叫做劈雷擊地,整個動作要體現出神龍遊空悠遊自在,怡然自得而又威嚴沉穩,凜然尊貴的意境。這個動作外形並不複雜,也不難作,高手中可以騰空兩米左右的也不乏其人,但能體現出上述意境的,就是練習者自己也從無人認為自已能那樣。小夥子這次騰空的高度剛過一米,但沒有人注意到的是,剛才他在空中騰空停留的時間,絕對不少於兩秒。
不超過兩秒又如何?不去細想的人,對運動學絲毫不懂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兩秒鍾意味著什麼。
在高中物理的習題中,有這樣一道著名的、能讓答出此問題的學生發出會心的微笑,又能讓許多沒理出頭緒,揭曉答案時卻能鬱悶無比的試題:有一隻熊,掉到了一個5米深的的洞裏,從洞頂落到洞底的時間為1秒,請問這隻熊的顏色。
很多沒動腦心眼實的學生見到這樣的題就不答了,這是什麼玩意,這是考腦筋急轉彎還是咋的。熊是什麼顏色不看怎麼知道,又不是考動物學。其實稍稍動動腦子,這個題還是很有趣的,也並不難作。根據已知條件套入自由落體定律公式,可求出此地的重力加速度為10米每秒平方,這樣的地方隻能是地球的兩極,地球上其它地方的重力加速度都是9.8。南極的生物是企鵝,北極才有熊,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極熊,而北極熊的皮毛是白色的。
現在再說這個小夥子,它一次騰空的時間超過了兩秒,暫且就當成兩秒來計算吧,它騰空的高度應該能達到五米左右,而他卻隻是騰空的了一米多,騰空隻有一米的話,他早就該落地了。現在這種情況,按照物理學就無法解釋了,從邏輯學上推理,隻有兩個可能:一、此事是個美麗的扯,因為違背科學原理,所以根本不能存在;二、不得不承認,世上真的有輕功,此人是世外高人,。
小夥子叫陳鳴,是柳城市文化館文學創作組的一名創作員,到文化館工作已經兩年,雖然愛好廣泛,但大都屬玩票性質,眼高手低。鑒賞能力強,動手能力差。到了館裏後,領導讓他自我介紹能做什麼工作。他想了想後隻有寫作可能還算是差強人意了,因為從小喜歡讀書,上學時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其他的,樂器不會玩,畫筆拿不穩,所以就毛遂自薦去了創作組。
一年後,還真出了成績,陳鳴為當地劇團創作了兩部主旋律話劇劇本,這兩台話劇的上演,初步解決了劇團四十多口人吃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