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山野間有種專吃死人的野狗,能聞著死人的臭味在墳上刨洞,刨到棺材了,就用腦袋撞破棺材擋板,然後把棺中死屍拖出來吃肚腸子。這種野狗體形巨大,生性凶殘,吃多了死人的腸子它就不想再吃別的東西了,有時候碰上落單勢孤的活人,也往往直接撲過去咬死。
長著血瘤的野狗常年吃死人肉,身上屍氣重,牙齒更是帶有屍毒,被它咬到了就別想活。它的特征是腦袋上長了一個血紅的大瘤子,這瘤子比鐵錘都硬。窮人的廉價薄棺,最好的不過是“三寸柏木板”,棺板被這狗頭撞不了幾下就能撞穿。這種簡易的棺材有個俗名就叫“狗碰頭”,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死者家人買了副“狗碰頭”回去,將死者屍體盛殮下葬了,家人也就算盡到心了,然後棺材裏這位您就等著喂野狗吧。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吃死人肉的野狗早就消失了十幾年了,易天行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等人在這裏還會碰上一隻。
那隻野狗掏了座新墳,剛剛撞開了棺板,咬得棺中死屍開膛破肚,正要往外拖拽肚腸,卻突然聽到背後有動靜,立刻打墳中鑽了出來。它也是饑火中燒,再加上剛剛舔了些人肉屍血,此時一見一群小孩堵著洞口,那雙布滿紅絲的狗眼頓時凶光畢露,“嗷”的一嗓子從墳墓裏躥了出來,虎視眈眈的看著眾人,嘴角上流出饞液,想來是吃死人肉吃煩了,今天要吃點活人祭祭它的五髒府。
“天行哥,收拾它!”
易天行身後的幾個小孩都知道他和老道士學藝的事情,對易天行很是崇拜。此時一見一條野狗也敢這樣對待自己等人,頓時就起哄易天行上前打狗。
易天行心中暗暗叫苦,老道士隻教了他如何驅魔捉鬼,可是卻從來沒有教他“打狗棒法”,而且眼下自己手中也沒有棒子,以他這小身板,估計還不夠這野狗一下撲的。
不過,易天行和老道士混得久了,也知道不少民間的小竅門。他知道,以前在在鄉下走夜路,難免會遇到豺狼野狗,老百姓們在吸取了無數血的教訓之後,逐漸摸索出了一些防身之道,有句話說得好:“狗怕彎腰,狼怕搗鼓。”
豺狼野狗再怎麼凶殘,也自有它的弱點,狼的疑心最重,如果一個人在晚上遇狼,難免膽戰心驚,可要轉身一跑,十有八九就被狼追上吃了。倘若當時能夠沉得住氣,假裝對惡狼視而不見,在口袋裏東翻西翻,做出一些連你自己都不明白的動作,那狼就不敢輕易過來咬你,它疑心你這是設計要收拾它。而野狗就怕人彎腰,它擔心人一彎腰,就是打算撿棒子打它;因此,不管多凶惡的狗,天生就對棍棒有種極強的畏懼之意,叫花子都帶打狗棒,正是出於此因。
於是,易天行就裝模作樣的盯著那野狗,然後作勢彎下了腰,想要嚇嚇野狗。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野狗卻根本不吃他這一套,見他一彎腰,立馬就撲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