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孩子們快速生長的季節,每個家庭都應該為孩子順利長高而創造條件。由於國人身高不斷躥升,鐵道部已將兒童半票身高上限從1.4米調整到1.5米,兒童免票身高上限從1.1米調整到1.2米。權威統計數字顯示,近20年來,世界各國的平均身高每10年增長1厘米。人體長個的開關到底藏在哪呢?
一生有三個長個高峰期
1、國人身高不斷躥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的營養越來越好了。全世界範圍內的身高增加也是這個原因。一直以來,百姓中流傳著很多與身高相關的俗語,從中也能透視出一些身高秘密。
2、三歲定身高。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人的一生中,有三個“長個”的高峰期:一個是出生後的第一年。剛出生時人大概在50厘米左右,一歲時長到75厘米,以後每年長5厘米左右,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歲前長成的。第二個是青春期發育前,這個階段一年可長8—10厘米。第三個,就是青春期發育時的猛烈一跳,這一跳因人而異,大部分男孩能長30厘米左右,女孩長25厘米左右。
3、二十三躥一躥。過去由於營養不良,造成青春期生長停滯,到青春期後期出現補償生長,所以在個別人身上出現了“二十三躥一躥”的現象。其實,人到十五六歲以後幾乎就不會再長個了。調查發現,男孩到18歲、女孩到16歲以後,骨骺已基本閉合,就基本不會再長高了。
4、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這是一種誤傳。決定身高的因素35%來自爸爸,35%來自媽媽,其餘30%則與營養、運動等因素有關。
5、早長晚長都一樣。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身材矮小隻是晚長,過一兩年就會跟上。不論男女,判定兒童矮小都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這時人體內生長激素等方麵的分泌已基本成形,從身材上可以初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而長得過早危害更大。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輛還沒加滿油,就搶先衝出起跑線的車,開始可能領先,但不久就會因為動力不足中途拋錨,最終被別的車趕上。早熟的兒童可能提前一年進入青春期,成年後的身高就會少6厘米。
決定人體身高的排行榜
第一名:遺傳。據研究,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告訴記者,確實有一個預測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
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
第二名:營養。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的,而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建築材料”。即使具備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長高。此外,“精神營養”也會決定孩子的個頭。如果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齡兒童矮小。
第三名:正常發育。以下幾大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發育早,但閉合也會提前,最終身高會低於正常發育的孩子。缺覺:睡眠不足,對身高有重要影響。姿勢: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讀、寫的正確姿勢,習慣性地低頭、端肩、含胸、駝背,致使脊柱變形,會影響長高1—5厘米。
第四名:疾病。像慢性胃腸炎、心髒病等導致營養吸收障礙的疾病,會使得孩子的身體營養不夠,身高無法正常生長。還有一些疾病會直接影響身高,如甲狀腺、腦垂體功能低下等。
第五名:地域、氣候。南北方人的身高確實存在差異。北方氣候寒冷,生活在那裏的人新陳代謝慢,大多發育時間較晚,基礎身高較高,所以身材高大些;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因為氣候溫暖或炎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大多青春期發育較早,基礎身高低,所以身材會矮小一些。季節也會影響人“長個”。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兒童生長速度,在春天最快,尤其在4-5月份最快,10月份最慢。所以在春天應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