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影炎的眼神越來越不對,顯然是被紙條上的內容刺激的。
這紙條自然不會是安智淑寫的,上麵是蘇霽瑤根據之前見到的場景自己摸瞎杜撰的。
上書:母親,智淑千不該萬不該知道了那些事,才至於現在難以言說的痛苦,我無法麵對長姐,但是我卻不能有任何隱瞞,因為我是您的女兒,我是安國皇室的成員。請您,到殊禾長姐府中搜查吧,您會知道一些從未知道過的。而我,就帶著深深的懺悔,祈求長姐的平安。對不起,母親,我隻能這樣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如同安智淑真實的記憶一樣,安殊禾失了寵,並被囚往大理寺。
唯一不同的就是安智淑的婚事,由於安智淑並未直接與安殊禾較量,而安影炎也十分體諒她的這番“犧牲”,故而也並未和安智淑說明,就直接將這場婚事掩了去。所以,安智淑也未曾提及她和墨棋染的事情。
蘇霽瑤這招不可謂不高明,安智淑本就提前做好了算計,告密的事勢必會由她的嘴巴說出來,這一點她心知肚明,所以,事後她無論如何都沒有將她在路途中經曆的事情揭發出來。
皆大歡喜的事情,蘇霽瑤很滿意。
接下來的發展已經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沒有與墨棋染的婚事,就自然沒有在墨老將軍墓前的對峙,至於安殊禾在宮中的黨羽,抱歉,蘇霽瑤記性很好,那些人的名字一字不差的刻在她的腦海中,現在需要的是蘇霽瑤尋個機會,將那些人一句鏟除,這樣就不會有安殊禾的蠢蠢欲動,亦不會有安智淑的生死劫。
再後來事情就是安智淑的造化了。
所謂因果報應,該來的還是來了。
安智淑得蒙天寵,理應繼承大統,可安影炎駕崩前一年,居然大赦天下,她這麼做自然是為了安智淑積攢福報,可事實就是她似乎已經忘卻了當年本該斬首,卻最終改了終身監禁的安殊禾。
安殊禾一被釋放,自然是要來尋仇的。可天下風向早已不是她當年在的時候的樣子,安智淑也早已獲封太子,風頭比她當年更勁,這讓安殊禾恨得牙癢癢。
早聞墨棋染近些年勢力不減當年,想來也是該算算因果報應了。尤其是近些年,墨派士氣低迷,大多被安影炎投了牢獄,而墨棋染苦苦支撐,想要尋些靠山卻也無力至極。
要說安殊禾也的確是個能幹的主,見此情勢,她當機立斷,前去套套這個墨棋染的口風。
好在墨棋染沒有叫她失望,興是頗受打壓,日子並不好過,他的答案並未讓安殊禾等多久。
二人一拍即合,定下了一年之約。
多番部署,時機到來,可千錯萬錯,算錯了安影炎居然在這期間駕崩了,計劃已經啟動,萬沒有悔改之意,故而,些微改動,這次行動又再一次繼續了。
安智淑登基這一天,是普天同慶的日子。然而,人禍卻在這樣的日子裏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