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是一個謎,《錄異記》曾記載鬼穀子自軒轅之代,曆於商周,隨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複還中國,居漢濱鬼穀山。春秋戰國時因傳授的徒弟皆聞名華夏,這才出名於世間。
鬼穀子究竟是什麼時候消失在曆史中人們無從考證,《金樓子》中曾提到‘秦始皇聞鬼穀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這其中的鬼穀先生可能是他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徒弟。民間傳言鬼穀羽化之日曾傳天書九卷分別為掐指占卜、養氣煉丹、降妖伏魔、陰陽大陣、撒豆成兵、驅獸禦器,這些乃是前六卷的主要內容,後三卷為占星改命、逆轉陰陽、羽化成仙!
因後三卷奪天地造化,逆天改命與天地爭壽,鬼穀子便將前六卷傳與兩位弟子,這兩位便是天書一脈第一代弟子。後三卷不知是藏於山川古跡之中或付之一炬後世之人眾說不一,傳聞每當天書弟子出山之時,便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日子,而在這民不聊生的日子裏,也正是妖邪遍地魍魎索命的陰暗時代!
······
1950年國家成立之初,舉國人民歡慶和平時代即將來臨,而有一群人對這樣的大事並不感興趣,他們的目標乃是昆侖山,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昆侖之行才是此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七月初七那天將有一場舉世罕見的大戰!
鬼穀縱橫本一脈,弟子皆為當世奇才,但隻能有一個成為真正的第一奇才,這就是曆代的掌門。千年一直流傳至今的鬼穀家訓,鬼穀天書傳承弟子每過三十年就得在七月初七那天舉行決鬥,決鬥勝利的人可以得到《天書九卷》中的前六卷,榮升為新一任的鬼穀掌門執掌弑神令,傳聞隻有得到弑神令才能找到天書的最後三卷,而失敗的人隻能消失於山野之中,或者在世上除名。
明末鬼穀天書傳人的一位掌門耗廢一生苦尋天書後三卷,最後差點連徒弟都沒有收下,在他油盡燈枯的最後幾天隻得隨意找了兩個牧童傳授鬼穀術法與門中規矩,但他知道沒有師傅教授徒弟修行,即使再好的苗子也隻是碌碌一生,更何況這兩個牧童資質並不好,這位掌門自覺愧對曆代掌門,隻恨自己太過貪心,他又怕後輩弟子一代不如一代,弑神令可能會被其他人奪去,便在身死之日將弑神令投入大海之中,自此鬼穀門中再無掌門令,天書後三卷的傳聞隨著時間逐漸塵封於曆史中,鬼穀掌門偶爾會向徒弟提及此事,也不過寥寥數語。
說來也是有趣,鬼穀一門自明末曆代掌門一代不如一代,門中的決鬥逐漸成了道術切磋。清末鬼穀有一位掌門道法平平,隻能靠替人算命看風水為生,普通的小鬼他降服起來也是異常困難,也不知是那代鬼穀掌門顯靈,他收了兩個徒弟皆是資質絕頂的人才,這兩位將鬼穀術法鑽研的十分透徹,也悟出了許多新奇的術法,鬼穀道門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多年後老掌門去世,新掌門收了兩位弟子,這兩個弟子得到他的真傳,也是驅鬼殺妖的狠角色,自從兩位徒弟得到他的真傳後,他便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不知因為什麼事,他的兩個徒弟中有位背叛師門,自甘墮落與妖邪為伍成為道門敗類,去昆侖的那群人乃是佛、道、儒三家高手,今日他們要趁此良機誅殺叛徒,這個叛徒正是鬼穀門中的叛徒,他與妖邪為伍強占仙家修行洞府,不少道門高手死在他的手中,今天乃是鬼穀門中決鬥之日,也是這個叛徒身死之時!
那日昆侖山巔鬼穀叛徒被眾人聯合鎮壓,佛道儒三家高手損失慘重,幸存之人不過寥寥數人,知道那日詳細戰況的不足十人,但是那場戰鬥之後幸存下來的人對此事絕口不提,那日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慘烈戰況,隻有活下來的人才清楚,他們為何對此事絕口不提也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