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剛剛闖入王府的一男一女,隻是因為眾人此時注意力皆在蒙蹠身上,並未注意到他們以踏入王府。
跋鋒寒空中右手出劍一刺,左手持刀以應萬變。蒙蹠見跋鋒寒一劍刺來,右手成爪,使出少林龍爪手,將劍控住,跋鋒寒見利劍竟被抓住,左手持刀,劃出一道刀氣,蒙蹠一躍而起,左手使出一掌,飛龍在,將刀氣轟散,向跋鋒寒打來,跋鋒寒右手拿劍那以騰出,左手將刀一橫來守,依然那以阻擋,被一掌打在地上。
徐子陵見那人竟使出降龍十八掌,道:“仲少,走,去助此人一臂之力,能使出降龍十八掌必與師傅有關!”
寇仲與徐子陵走到蒙蹠身旁道:“兄弟,我們來助你。”
歐陽希夷見蒙蹠又打到一人,知道以話語難以製住,眼中戾氣閃過,準備出手阻攔,正要拔劍,隻聽一道蕭聲若隱若現,其音飄渺無根,如仙人之聲,又如空洞之處水滴穿石,空靈如絲,或悲或喜或傷,或樂或哭或笑,讓人心中情感百轉千回,可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就連見過如黃藥師、黃鍾公、任盈盈之流的樂家高手的蒙蹠都不有暗讚,閉眼傾聽,心中忽然湧現出想見石青璿一麵的想法,不僅是因為自己曾答應兩位老先生在有生之年傳奏一曲,更是因為武功高到如他這般,以難以提升,更多的是需要心上的升華和意境的鑄造,這就是為何作為武林高手或多或少自己都對琴棋書畫有一技之長的原因。
一曲簫音,逐漸到了結尾,眾人還未清醒過來。
王通聽此簫聲,仰悲吟道:“罷了!罷了!得聞石姐此曲,以後恐難再有佳音聽得入耳,姐蕭藝不但盡得乃娘真傳,還青出於藍,王通拜服。”
歐陽希夷眼中戾氣盡去,柔聲道:“青旋仙駕既臨,何不進來一見,好讓伯伯看你長得有多少像秀心。”
到地的跋鋒寒也不禁出聲道:“若能得見姐芳容,我跋鋒寒死亦無憾。”
蒙蹠緩緩睜開雙眼,輕聲道:“危聲合鼓吹,絕弄混笙箎。管饒知氣促,釵動覺唇移。簫史安為貴,能令秦女隨。”又想到自己不知何時能再見龍兒,心中悲愴,又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人正沉浸與石青璿的簫聲中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但聽的第一詩,已經覺得已是最好的詩詞,此情此景,暗合此意。
聽得第二詩詞,皆不由出聲讚歎,雖已不是描寫石青璿,確實寫出自己的一片情,大儒王通驚歎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如此之人!如此之詩!如此之情!”
暗中的石青璿,心中也不由顫抖,從未有人如此來描寫自己,何況此人從未見過自己,第一詩已將一位吹簫的大家形容的淋漓盡致。第二詞,卻已不是描寫自己,但卻對自己的衝擊更甚前者!石青璿呢喃道:“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眾人醉於簫聲與詩詞之中時,一道輕柔清麗的聲音傳來:“謝公子贈詩!”又道:“相見不如不見,青旋奉娘遺命,特來為兩位世怕吹奏一曲,此事既了,青旋去也。”
蒙蹠聽聞此話,竟也不管眾人,起身追石青璿而去。
王通、歐陽希夷對視一眼,也追了過去。
寇仲道:“陵少,我們也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