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開始(1 / 2)

2007年,即將高三畢業的樊戩麵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當兵還是考大學。父母是希望樊戩可以上個好大學,畢業後考個公務員事業編什麼的,娶個老婆生個孫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不過這對於樊戩來說有些不現實。達成這個目標第一項是先能考個好大學,首先這個條件就把他否決掉了。看起來好像隻有當兵一條路能走的通,當幾年兵轉業回家。在托關係找個不錯的單位,聽起來也不錯。結果會想他們想的那樣嗎?我們繼續往後看。

再說樊家父母,兩人也算是濱城有頭有臉的人物,43歲的父親樊嘉啟是派出所所長。母親宋莉芸在市醫院工作,是一名外科醫生。母親比父親大了三歲,父母那個年代流行女大三抱金磚。有這樣的一個家庭是樊戩的幸運,生活無憂,父母寵愛。小時候的玩具比大部分人都要多。而這樣的家庭讓樊戩感覺自己很“不幸”,因為從小到大父母在別的方麵無所謂,學習上是一絲一毫都不能差。

小學時候的時候樊戩聰明伶俐,每次考試必是滿分。即便上了初中,也是年級的前五名。可這些在初三的時候都變了。讓老師父母不解的是,樊戩在初三開學的時候越來越不專心,精神狀態很差。每天坐在班裏上課的時候都能睡著。成績一直往下掉。開始老師懷疑他早戀,可是早戀的對象是誰,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

後來父母還懷疑過樊戩有網癮,家裏的電腦斷網,斷電。樊戩最多隻是抱怨一下,卻也沒有過於激動的反應。甚至樊嘉啟還用他20多年的工作經驗,像盯嫌疑人一樣盯了樊戩一段時間,樊戩沒有任何異常行為。晚上早早就睡下,半夜也沒有起來的跡象。這樣的話網癮也被排除。

樊戩每天應付的寫完作業,電視都不想多看一眼就早早睡下,按說第二天應該精神不錯的。可是樊同學第二天早上根本睡不醒,起不來。每天都被樊媽媽逼著起床。帶樊戩去醫院檢查,身體比任何人都要健康,除了精神不佳。父母不理會樊戩的抗議,又帶著他去到精神科。檢查的結果也沒有任何異常。每天都要睡將近10個小時,第二天卻無精打采的少年也讓大夫很不解。有排除了得病的可能,父母找不到原因心中很是焦急。

而在這段時間裏,樊戩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馬上中考到來,樊戩倒是靠著以前的底子考上了高中。重點是不要想了,能有個高中上已經算是證明樊戩以前的學習確是不錯了。畢竟初三一年的時間都好像沒有上過一樣。

中考後父母托人找關係把樊戩送到濱城市重點一中,他們認為兒子隻是階段性“厭學”而已。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樊戩情況沒有任何好轉,父母的心思也就淡了,又考慮高三畢業就送他去當兵。

他們都不知道的是,樊戩的變化是從他初二暑假,每天都做的那個夢。

初二暑假,樊戩跟父母回了鄉下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對樊戩是無比寵愛。在老家生活的堂哥樊青比樊戩大一歲。還有與樊戩同年的堂弟樊浩。二人對樊戩這個親戚有著複雜的感情。每次,三人在村裏闖禍之後,因為爺爺奶奶的寵愛挨打的總不是樊戩。大一點以後,每次惹事之後都能把自己摘清楚。時間長了,大人們其實也明白。但嘴甜的樊戩不管是認錯態度,還是表演都能讓人不舍得去責備他。這就苦了樊青跟樊浩承受大人的責罵了。不過每次被罰後,樊戩都能有本事把兩人哄高興,每次見麵的時候都會帶很多吃的玩的給兄弟倆。兩人很不甘心被樊戩當擋箭牌,卻又不舍得他每次帶來的“糖衣炮彈”。這個詞語還是上學以後二人在課本中知道的,學習這個詞語的時候讓他們恍然大悟。原來樊戩每次使用的招數就叫“糖衣炮彈”。

這次樊戩跟父母過來是要住上幾天的,父親要出差辦案,母親單位忙沒時間給樊戩做飯,隻好送到爺爺家。樊青這次像以前一樣帶了很多零食給哥哥、弟弟。即便大家已經不是那個容易被零食所收買的年紀了,但樊戩的到來還是讓他們很開心,況且樊戩這次帶來了索尼ps遊戲機,還有一個筆記本電腦。這讓兄弟二人無比興奮,不說電腦,隻是遊戲機在這個地方可是要去花錢玩的,而且不便宜,四塊錢一小時。那個年代鄉下的小孩子,口袋裏可沒什麼錢。之後三人便沒心沒肺的過起了吃飽睡,睡飽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