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棟見到秦始皇驚呆的表情欣喜如狂,驚訝之後秦始皇看似研究起紙上的圖紙,當然,紙上的圖紙也是沐棟所畫,下麵又用小篆寫了一段文字,這些對他其實並不難,因為都是考古常識。
小篆寫的大概意思是說,上古年間天星降臨人間,九件青銅問鼎現世,得到九件問鼎的人可以永享萬世,而隻得一件青銅問鼎者雖得以天下一統但不得長治久安,雖可得長生卻生不如死。而那幅圖畫的其實就是隕星大墓的結構圖,不過沐棟特意標記了青銅問鼎應該歸還置放的位置,就是在到秦朝之前的的那個他正準備進入的地宮。這樣一來等秦始皇下令藏鼎以後他在偷偷地去找青銅問鼎就方便的多了,而且就算在秦朝他見不到青銅問鼎,回到現代的隕星大墓他所在的地宮正好就放著青銅問鼎。而這張紙則是沐棟到了藏鼎河的時候暗中安排當地村民擺船置放到對麵那神殿內的神像之手,之後再由去供奉的當地村民發現傳上帝都。
如果說沐棟的話秦始皇半信半疑,但是封建社會裏這種神跡卻會令他深信不疑。之後秦始皇恢複莊嚴的神態將那張紙遞到沐棟手中。沐棟假意的看了一遍紙上的內容然後臉色大變說道:”吾皇容稟,這真奈天意。有件事臣一直猶豫說與不說,看來今天也不得不說“。秦始皇見沐棟似乎還知道些什麼便追著說道:”卿家但說無妨“。沐棟問了問神繼續說道:”雖然我的記憶都是模糊的,不過有件事確是記得特別清楚。至於是從哪聽來的我記不住了。說是黃河流域常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夜間照明,隻需狀如粟便能輝映一堂。倘丟於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裏。看來這黃河流域不隻是孕育華夏文明,而且總有神人現世”。其實這些都是《拾遺記》裏的記載秦始皇自己說的話,民間說法秦始皇那時候會見的是神仙,而後世大多數人認為秦始皇會見的是擁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沐棟說道這裏的時候秦始皇更加堅信藏鼎的事情了,至於之後秦始皇是否真的見到過宛渠之人,隕星大墓裏的壁畫上刻畫的,秦始皇帝是真的見到了宛渠之人,還是把沐棟的話繪聲繪色的憑空說了一遍而後被傳頌下去這就不得而知了。隨後下旨黃河一代藏鼎。不過帝王終歸帝王,秦始皇的旨意是大概這樣寫的,先由沐棟帶領一隊兵馬前去搭建祭台,秦始皇要親自祭拜上天祈求神人下凡賜福。與此同時命能工巧匠仿製九件黃銅問鼎埋在藏鼎之地附近以作幌子。並將藏鼎一段黃河流域命名藏鼎河。藏鼎之後隨即封死隕星大墓。
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初期曾鑄12個銅器鑄造的大銅人,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身著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難運輸,而且他們渾身雕有精細的花紋,且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曆史上所罕見。在這方麵,有很多曆史書籍記載。《秦始皇本紀》記載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遷宮中。後世有種說法是秦始皇在修建帝陵的時候將12金人也葬入帝陵。或許當時的國力問題也或許是技術問題,最後鑄出來的隻是九件小的黃銅問鼎。
回到家中沐棟向父母稟明了一切,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收拾了自己帶過來的東西。臨行之前他是叩別父母的,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屬不屬於這裏,不過二老的確當自己是親生兒子對自己關愛有加。此次藏鼎河一行雖然自己裝備頂級不過他還是隱約感覺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