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婆娑世界的任何一個方向望去,處於世界中心的靈山,都放射著無窮無盡的金光,照耀著婆娑世界裏的生靈們。雖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靈山上的金光仿佛有些減弱,不過婆娑世界眾生都不以為意,因為以前也曾出現過這種情況,但被佛祖查覺後,靈山上的金焰很快就會重新蓬*來。
與普通生靈不同,靈山上的羅漢金剛們,對於金光減弱的感覺更加敏銳。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已經發現,靈山的金光不但逐漸減弱,而且竟然有些搖曳不定起來——這顯然是佛光根本動搖之故。於是大眾心裏都有些惶惑,紛紛上殿等著佛祖升殿,替眾生開釋心中所疑。
“稟佛祖,靈山上的金光每天都在減弱,還請佛祖慈悲,大展佛法,以慰眾生之心。”好容易等到婆娑世界教主、佛祖釋迦牟尼升殿講法,靈山上的金光已經忽明忽暗,從大雄寶殿朝外望去,目力第一的目犍連,已經明顯可以看到婆娑世界眾生臉上的疑惑之色,於是他連忙朝佛祖稟告道。
“請佛祖慈悲!”諸菩薩羅漢金剛佛子一齊稽首道。
“大眾無須驚慌,待我入靜數日,這靈山便會修複如初,更勝往昔,大眾且請待之。”釋迦牟尼雙手結與願印,麵上笑容微綻。
“希有,世尊,佛力無邊,護佑眾生,善哉善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尊佛!”殿中諸菩薩金剛齊聲誦揚中,恭送佛祖下壇返入靜室。
“佛祖,以弟子之見,這次靈山光焰減弱之勢如此之快,恐怕是燃燈上古佛的佛骨舍利快要耗盡了,可是如今,卻到哪裏去找如此精純的舍利去?”釋迦牟尼剛進靜室,阿儺就匆匆跟了進來,很著急的說道。他身為大雷音寺首席大菩薩,又是釋迦牟尼的心腹,對於靈山金光減弱的原因,知道得極為清楚。
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入道門,因寶貝眾多,故號為“多寶道人”。待他成佛之時,為了建立一個最為廣大的佛國,便把自己擁有的所有先天靈寶融煉成了這座靈山。而後,借助靈山的力量,佛力隻屬中等的釋迦牟尼,卻建起了西方佛界最為廣大的佛國,號稱“包含無量恒河沙數世界”的婆娑世界,成就了他這位佛界最有名氣的佛祖之一。
而靈山成形之後,因它是無數先天靈寶融煉而成,故此蘊含了無盡先天靈氣,確實是三界頂尖的寶物。但正因為它太過厲害了,所以就連釋迦牟尼也無法真正將其煉化,隻能借助它的力量建立了這座佛國。
然而從本源上說,靈山畢竟是道門靈寶煉就,因此它的本源光芒,自然是青蒙蒙的靈光,絕非這金燦燦耀人眼目的佛光。但婆娑世界乃是佛國,靈山頂上閃耀的當然隻能是佛光,倘若是靈光,那成什麼樣子?不過釋迦牟尼在建立佛國之初,就考慮過這件事情,他將燃燈上古佛的舍利放在靈山中心,把靈山閃耀的光芒生生的染成了佛光模樣。
可是如今,燃燈上古佛的舍利,經過了上萬年的光陰,已經耗盡了佛力,眼看就要變成一塊普通的骨頭,這靈山上的金光,自然就黯淡了下來。
一旦舍利子內蘊含的佛力耗盡,無法壓製靈山的本源靈光,靈山頂上的金光就要變回青光,這婆娑世界會馬上變成佛界最大的笑柄:在恒河沙數佛國當中最為廣大一個,婆娑世界的中心、大雷音寺所在之地、靈山上空閃耀的,竟然是代表道門靈寶的青光!
在佛祖當中,釋迦牟尼的佛力僅屬中上,卻能獲得最多尊崇,號為“萬佛之祖”,實在是他建立的這座最為廣大的佛國關係匪淺,與靈山關係匪淺。如今靈山佛光出現變動,那簡直就是動搖了婆娑世界的根基。
正因為如此,作為佛祖的心腹,阿儺才如此著急。要說起來,這件事情的解決辦法很簡單:既然燃燈上古佛的舍利子用完了,那就換塊舍利子唄,婆娑世界乃是佛國,要別的沒有,舍利子嘛,那多得可以拿來墊個跑馬場。
可讓阿儺撓破光頭的問題在於,靈山太過厲害,想要讓它放出佛光,那所使用的舍利子蘊含的佛力,就必須強大到足以壓住它的靈氣!
靈山的靈力之大,就連釋迦牟尼佛都壓製不住,雖然佛門號稱有九十九億恒河沙數佛祖,但佛力超過釋迦牟尼,又正好有舍利存世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阿儺,以汝之見,觀九十九億恒河沙數諸佛中,除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上古藥師佛幾位之外,尚有別的佛祖舍利,能鎮住這座靈山麼?”佛祖終於睜開眼睛問道。
“不能。”阿儺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要想鎮住靈山,那需要佛祖的佛力比靈山高出一個境界才成,可是靈山如此厲害,除了廖廖幾位之外,哪兒有那麼多厲害的佛祖出來?而那些佛力超高的佛祖,婆娑世界可打不了人家的主意。
“不過,若是同源而出的三位佛祖呢?”釋迦牟尼又問道。
“佛祖的意思是……?”阿儺疑惑的看了釋迦牟尼一眼,見他眼裏光芒閃動,頓時明白了佛祖的意思,連忙點了點頭,自行趨出了。
西方極樂世界和婆娑世界,據佛經上說,相距“三萬七千六百億由甸”,不過對於達到了阿彌佗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個級數的佛祖菩薩來說,幾乎是在阿儺替釋迦牟尼發出邀請的下一刻,這號稱“西方三聖”的三位,就同時到達了大雷音寺。
“南無阿彌佗佛!”釋迦牟尼滿麵笑容,親自迎到大殿之外,將這三位接進了大雄寶殿當中。
“佛祖有旨,說是今日得到一件無上佛寶,要與我等一起隨喜,不知佛寶何在?”觀世音菩薩常在婆娑世界和極樂世界間走動,與釋迦牟尼極熟,見釋迦牟尼鄭重其事的邀請自己三人前來,觀世音當即問道。
“嗬嗬,善哉善哉,這佛寶好倒是好,卻是有一點,這件寶貝是新近所得,靈力龐大,卻尚未煉化。如今我將它暫置於靈山之中,借靈山之力鎮壓,不如就請佛祖和兩位菩薩同我一起,前往靈山當中一觀如何?”釋迦牟尼微笑道。
“既然釋迦佛祖如此說,我等恭敬不如從命了。”觀世音菩薩稽首說道。四人一起,沿著進入靈山中心的佛道,緩緩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