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虜地寒膠拆。邊城夜柝聞。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

塞靜胡笳切。沙明楚煉分。風旗翻翼影。霜劍轉龍文。

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煙疏宜卷幔。麈滅似銷氛。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召勳。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這是唐朝大詩人洛賓王的一首"宿溫城望軍營",洛賓王是婺州義烏人,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義烏,詩中充滿了詩人對征戰沙場的將士的崇敬之心於詩人本身大好的報國之心.詩中似乎有金戈鐵馬之聲,旌旗獵獵之勢,讓讀詩之人仿佛置身於戰場上,不禁想束緊腰下的鐵騎,緊握手中的長槍,衝上敵陣殺個痛快。但這位詩人不會想到在幾百年後,他的家鄉會被強蠻的異族屢加侵犯,百姓苦不堪言.

此時正值明世宗在位,稱年號嘉靖,明朝自名高宗朱元璋之後軍力本是極為昌盛,海外諸國盡皆臣服,不敢忤逆,但到了嘉靖年間, 貪欲滋長、奢靡風行、政治腐敗,致使朝政腐敗,政績渙散,朝中實力大大空虛.

正值這內患之下,海外的扶桑國也遭受到了同樣的打擊,扶桑諸侯為了爭奪權力於領地,戰禍不斷,硝煙四起,領主與高等的武士為了掠奪財富,指使沒落的武士於浪人和一些走私商人 .在中國沿海四處搶掠,氣焰異常猖獗,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規模發展到了極至,在嘉靖二年時扶桑大族大內氏與細川氏在寧波發生了大規模的爭鬥,嘉靖逐關閉了沿海的貿易,但沿海一帶疏於防範,倭寇更加肆無忌憚,加之倭寇非常殘忍好殺,在嘉靖三十一年後的三四年裏竟殘殺了江浙一帶數十萬的平民,直攪的中華大國民怨衝天,血流成河.這正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倭寇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