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斯然點點,若有所思。
嶽青平突然“咦”了一聲,在寺院一角,一老婦人帶著一小女孩子背靠石頭坐在另一塊石頭上,前麵放著一個小碗,碗裏裝著一些零零碎碎的鈔票,老婦人頭發花白,沒有肉的臉上皺紋一圈套一圈,皮搭搭的,顯得麵色格外蒼老、憔悴。小女孩不大,最多五六歲的樣子,臉蛋上一邊一朵紅雲,眼睛烏黑烏黑,一眼不眨地看著嶽青平。老人穿得不多,倒是把孩子穿得挺厚實,長大的棉衣裹著她小小的身子可能顯得空蕩,於是她的腰上多了一根布繩子緊緊地綁著。有香客從她們麵前走過,丟下了一張零鈔。
嶽青平在她們麵前蹲下來,從背包裏掏出兩個蘋果,放進小孩的手裏,小孩緊握著蘋果,嘴巴閉得緊緊的,眼睛依然盯著她。嶽青平又拿出兩包餅幹放進老人手裏,細言細語地問她們怎麼在這裏,哪裏人。
老人很感激地說起來,雖然語言不是本地口音,但嶽青平還是聽明白了。原來老人是信城大林村人,兒子兒媳丟下她和唯一的女兒,來同城打工,已三年未見音信,她已年邁,眼看著孩子要上學,手中又無錢,隻好來同城找兒子兒媳,可是同城太大,又人生地不熟,要找個人太不容易,她聽說大悲寺的菩薩很靈,就帶著孩子來寺廟求佛,大概是長途跋涉,又累又餓,卻在寺中暈倒了,是大悲寺的和尚求了她。和尚收拾了一間空房,給她祖孫兩住下,又給她抽了一支簽,讓她多呆幾日,說不定有貴人相助,她無處可去,又身無分文,就帶著孩子在寺廟門口討乞。
嶽青平聽得心酸,這年頭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已成了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她把手中的羽絨服遞給老人,柔聲說:“穿上吧,越來越冷了。”又從錢包裏掏出所有的現金,放在老人手裏,“我知道這點錢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但我希望能幫助你們。”
她摸著小女孩的頭,“會寫爸爸媽媽的名字嗎?”
小女孩搖頭,嶽青平歎了口氣,更加心酸,清兒不到五歲,能寫很多字,背好多詩了。她聲音更加放柔,“知道爸爸媽媽叫什麼名字嗎?說給阿姨聽好不好?”
小女孩聲音怯怯的,吐字卻很清晰:“爸爸叫周大強,媽媽叫李紅珍。”遲疑了一下,“我叫周愛。”
嶽青平細心地把兩名字寫在紙上,給老人看:“是這兩名字嗎?”
老人早已感覺涕零,不停點頭,“看著像,看著像。”
嶽青平知道老人大概也沒讀過書,將紙收起來,“我會盡量幫你找找,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你們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老人拉著孩子,“來,愛愛,給貴人叩頭。”兩人竟趴在地上給嶽青平迅速叩了幾個頭。
嶽青平驚得跳起來,趕緊拉住兩人。
老人擦擦眼淚,說:“大悲寺的菩薩果然很靈,我求得一支簽,大師說是上上簽,這幾日就會遇貴人,菩薩有靈,菩薩有靈啊。”
嶽青平跟曆斯然對視了一下,顯然都有些震驚。
曆斯然對老人說:“老人家把那簽給我們看一看好嗎?”
老人顫悠悠地挽起衣服,從貼身的口袋裏摸出一張小紙條。
嶽青平接過紙條,隻見上麵寫著:“積得陰德,幸遇貴人。三生有命,一家團圓。善終有報,好人平安。莫問時機,日出東山。”
真的有佛,真的看得見這世間的人生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