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有思想的。思想是束縛人行為的東西,太多反而會捆綁人的手腳。所以,放下思想的行走,或者說放下思想包袱的行走更需要坦然。
美麗的夢想總是開在遙遠的地方,沒有觸手可及的機會時,更多的時候要我們不間歇地努力。而努力的結果或成功或失敗,都是人不能掌控的。堅強的人麵對失敗會一笑而過,懦弱的人或者早已垂下曾經高昂的頭,躲進角落裏啜泣。
於是,就有了成功者,有了落魄者,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勞力者是不講思想的,或者很少講真正的思想,對他們來說,活著就是有吃有喝,就是不為生計困惑。而痛苦往往光臨那些學有點墨卻又領悟不深的人,向往別人的榮耀,向往別人的光彩,時時拿自己的缺失去比較別人的獲得。這比無思想更可怕,因為它的悲哀正在於沒有好好把握自己。
真正的思想者應該是坦然的,如得道的高僧,不在乎自己得到什麼,而在於給身邊的人帶來什麼。但是這樣的聖人世上又有幾個呢?碌碌無為者多,及時行樂者多,深思熟慮者少而又少。
所以,行走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無法預計失敗也無法預計成功。但人心裏還是有著夢想,想過好日子,想成為別人眼裏的光耀,想流芳千古,想美事連連。世事真能如願嗎?往往適得其反。不奢求者贏得缽滿盆滿,過分奢求者反而收獲寥寥,這就是人生,是茫茫眾生尋找千年終不得完美答案的人生。所以,凡事還是以淡然為好,在自己中尋找突破,比在與別人的攀比中贏得一星半點的喜悅要好得多。
行走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有困難,也存在種種羈絆。行走更需要執著,因為不會事事如意,不會有人擺好了結果等你去拿。行走也是幸福的,因為偶爾有收獲,偶爾有別人不在意而自己在意的欣喜。
為自己行走,是最好的一件事情。
茫茫人生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返身看時總會看到或深或淺、大小不一的痕跡,暮年回首時也總會為這樣那樣的痕跡而悲喜。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是用自己的腳丈量出來的路徑。
別和他人比你的殘缺,也別和他人比你的收獲,隻和別人比你心裏的幸福和滿足。收獲最多的行路人才是真正的思想者。
仰臉看天,天空總是因心境而變化,這便是佛家講的天地為我所動,心不動則萬物不動,追求不變則無人能夠改變。
做一個明白自己的人,快樂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