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潘晨光中國人才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4]新華詞典編撰組新華詞典(1988年修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5]夏征農,陳至立辭海(第六版)典藏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6]李德運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發展藍皮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7]李學舉認識民主[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8]陳樹強社區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9]夏建中社區工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0]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11]周沛社區社會工作[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12]房列曙,陳恩虎,柴文傑社區工作[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13]朱進新時期社區工作與管理[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14]張韌韌,吳華社區建設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5]袁光亮社會工作法律實務[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16]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7]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社會工作實務(中級)[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18]李沂靖社區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19]張瑞凱社區能力建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20]全國幹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社會服務與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1]吳群剛,孫誌祥中國式社區治理[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22]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3]趙敏和諧社區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24]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5][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26]李迎生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7]甘炳光,梁祖彬,等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28][英]安東尼·吉登斯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複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29]侯鈞生,陳鍾林發達國家與地區社區發展經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0]陳鍾林社區工作方法與技巧[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1]鍾漲寶農村社會工作[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1
[32]周少青社區社會工作者研究報告[G]//潘晨光中國人才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3]劉偉紅社區治理[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34]蔡宏進社區工作[M].台中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
[35]邵金華加拿大社會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36]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全國社會工作實務創新優秀案例[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
[37]本書編寫組社區誌願者手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38]楊團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9]徐永祥,孫瑩社區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0]鄭永強英國社會工作[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41]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國外及港台地區社會工作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42]韓慶祥建設人才強國的行動綱領[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0
[43]林香生,黃於唱社區工作[M].香港:香港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44]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45]殷妙仲,高鑒國社區社會工作:中外視野中的交流[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6]李彬強化基層治理文化建設,為社會工作發展加力[J].中國社會工作(人才版),2011(3).
[47]劉堯,劉岩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教育與現代化,2009(1).
[48]潘懋元規模、速度、質量、特色——中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中的若幹問題[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1).
[49]劉力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中的作用透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J].教育發展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