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家事 ...(1 / 2)

車到張家門前,出門迎接的是張大爺夫婦,張大爺比起三年前琳箐進京時又發福了些,一笑眼睛差點就陷在肉裏。對這個堂哥,琳箐不是很熟,隻打過招呼就和張大奶奶說話,張大奶奶比起以前要豐潤一些,但比張大爺還是要苗條許多,瞧他們兩口子麵上的笑容就曉得日子過的不差。

琳箐還沒和張大奶奶行禮張大奶奶就笑著挽起她的手:“都是自家人,現在你又是貴客,哪還需要這樣多禮,快往裏麵去,祖母一大早就開始念叨。”隻怕念叨自己的不是祖母而是大伯母她們,但琳箐也沒說破,隻在眾人簇擁下和張大奶奶挽手進了宅裏。

張世榮舉家上京,張老太太自然重又搬回張大老爺這邊居住,那半邊宅子空鎖在那裏,由張大老爺家的下人隔三差五過去打掃收拾。張大奶奶一路領著琳箐進去,見琳箐不時瞧著四周,似在瞧有些什麼改變就笑著道:“其實該請六妹妹回去原先住的地方瞧瞧的,隻是沒人住,空鎖在那裏難免冷清,怕妹妹瞧了傷心。”

這個大嫂是越來越會說話了,琳箐想著應了幾句,等快走到上房時候,張大奶奶才悄聲對琳箐道:“祖母這幾年,是越發偏向四叔了,公公也沒有法子,婆婆讓我和你說,就說等會兒祖母和你說什麼,你都別應了,畢竟你是出了閣的姑娘,回家來就是客。”琳箐了然點頭,祖母如此是意料中事,這回回來張世榮也對琳箐說了,若張老太太說些稀鬆平常的要求,那就應了,若是過分的要求那就千萬別應,就說出閣閨女不管娘家事。

隻是,琳箐唇邊不由出現一絲嘲諷笑容,爹爹還是把祖母想的太好,祖母說出口的怎會是什麼稀鬆平常的要求?丫鬟已經出來掀起簾子,琳箐收起思緒打算進屋,進屋前往那丫鬟臉上瞧了一眼,咦了一聲就道:“怎的不是春蘭?她嫁人了?”張大奶奶麵上露出幾絲尷尬之色才含糊答道:“是啊,嫁人了。”

張大奶奶麵上的尷尬並沒逃過琳箐的眼,但也隻是隨口一問,縱春蘭有別的什麼事琳箐也不能管,隻低頭進屋。屋內除了張老太太還有張大太太張二太太帶了自己的兒媳。見琳箐進來,一個俏麗的少婦就笑著上前拉住琳箐的手:“六妹妹果然生的端莊沉靜,不枉婆婆成日家說呢。”

張大奶奶已在一邊道:“這是你四嫂子。”張四爺是張二太太的長子,去年九月娶的親,雖說和張七姑娘成親的日子隻隔了一個月,又是娶媳婦,可是張老太太信裏對這位孫子娶親提都不提,更別說為孫子爭些助娶之費。

這個四嫂子巧嘴活舌人又愛笑,選這麼個媳婦倒不大像張二太太的作風,琳箐心裏品評著這位四嫂,對她行禮下去:“四嫂嫂好。”張四奶奶已經拉住琳箐的手:“原本該跟大嫂出門迎接六妹妹才是,可是我一想,六妹妹沒見過我,猛不丁瞧見這麼個人,還要心裏犯嘀咕呢,這才在裏麵等著。”

琳箐不由莞爾一笑,張三奶奶已經上前打張四奶奶一下:“就你最愛說話,拉著六妹妹嘰裏咕嚕說了這半日了,沒見婆婆和二嬸子還有祖母已在那等的著急?”張四奶奶又笑了,琳箐這才上前拜見張老太太和兩位伯母。

數年不見,張老太太更衰老些,白發增多皺紋加深,那雙曾經精明的眼已經有些渾濁,隻是對琳箐還是沒有多少好臉色。琳箐打眼一瞧倒有些吃驚,怎麼感覺祖母像是大病一場異樣憔悴,可是若祖母真的大病,京城那邊怎會一無所知?要知道自己大伯是個最講規矩的人,祖母又是這個年紀,他為表慎重一定會寫信給父親的。

心裏嘀咕著,琳箐又和張家兩位太太,張三奶奶等重新見了禮,這才坐下敘話。不外就是互相問候,京中可好,家裏可好,見張大太太她們話裏也沒有說張老太太曾經病過,琳箐心裏更感奇怪,再細瞧張老太太神色,覺得不像大病初愈倒像深受打擊。可是張老太太這個年紀身份,方圓數十裏的人,隻怕也找不出比她更尊貴有福的老太太來了。平日受兒孫們奉承還不夠,哪會受到什麼打擊?

琳箐心裏嘀咕麵上笑容依舊,你來我往說了幾句,張老太太屢次想開口可總是被張大太太悄悄止住,這就更奇怪了,張大太太待張老太太那從來都是恭敬孝順的,縱然張老太太說了再過分的話,張大太太當了麵都會笑著承受,至於背後聽不聽那又是兩說。看來這麼些年,家裏還是發生了些不好在信上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