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注釋】
詩題一作《偶成》,作於公元1058—1062年春程顥任陝西鄠縣主簿時。詩人以清麗的語言描繪出春光融融的景象,通過自己的遊賞之樂被“時人”誤解,用反襯的手法抒寫了詩人的閑適自得之樂,表達了理學家對平淡自然境界的追求。
程顥(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北宋理學家、教育家,洛陽(今屬河南)人,學者稱明道先生。與其弟程頤奠定了北宋理學基礎。他和程頤的學說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午天:正午時分。
傍花隨柳:穿行於花柳之間。傍,一作“望”。傍,依靠。川:平原或河畔。
時人:一作“旁人”。識:知道。餘:一作“予”。
將:乃,於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