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國元新三十六年,二月四日,永樂長公主十八歲的誕辰,皇帝下令大赦天下,舉國同慶,祝壽的煙火從早到晚不曾停過片刻,絢爛的光彩遮日蔽月。
此刻的皇宮,交泰殿的殿門口,王逾明仔細地整了整衣襟,挺直了脊背,由兩個清秀的宮娥引著,正要踏入殿內。
一個聲音由遠及近傳來,止住了他的腳步。“王大人且慢一步,下官東方既白在此拜見大人。”
王逾明轉過身,瞧見一個身著青袍氣度不凡的男子衝自己行禮。不由眉梢一挑,露出些微困惑神色,“免禮吧,你看著有些麵生……”
“下官從屬於紫微省,位列右拾遺,是大人分管的直係下屬,與您一樣,都是今年新進的官員。”
東方既白抬起頭,棱角分明的臉上洋溢著入仕的喜悅。的確,寒門出生,一舉中的,還留在京城任職,比起那些落榜返鄉的士人,他真是上天眷顧的寵兒。
右拾遺,對皇帝進行規勸並舉薦人才,從八品下。王逾明忍不住輕嗤一聲,身旁的一個宮娥垂頭低聲道,“兩位大人不如入殿再敘,莫要誤了時辰。”
東方既白連連點頭,恍然大悟道:“這位姐姐說的是,這是皇上為永樂長公主設的盛宴,我們萬不可誤了吉時。”他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王大人,您先請。”
“哼!”王逾明故意在他眼前晃了晃自己朱色的官服,大步進了交泰殿。憑著王家的關係,自己一入紫微省便是正四品的諫議大夫,哪是這些不知從哪冒出來的無名小輩可比。
然,這一聲冷哼,三分是不屑東方既白的討好,還有七分,卻是不忿永樂長公主。這個女人,與王家的淵源可是深的很!王家上下,恨不得日日燒香祝她早死,如今卻要祝賀她的生辰,真是憋屈的緊!
永樂長公主司靨,前朝李貴妃之女,當朝皇帝的同胞姐姐,先帝最寵愛的公主,六歲就獲了正一品的公主封號。須知,按照大涼律法,皇室公主,隻有在出嫁時才能獲得封號,而先帝獨為她司靨開了特例。
這永樂長公主,不愛胭脂愛乾坤。
三年前,先帝薨,未留下遺詔冊立新帝,諸親王與太子鬥的死去活來。彼時王家當家的是輔國大將軍王業,他的妹妹王婉乃是先帝的皇後,位居六宮之首,可惜隻育有一女。
於是王家決定擁護荊王的遺腹子司研華,因他的母親荊王妃,與王家祖上有幾分不淺也不深的血緣關係。
司研華十二歲便上沙場,十四歲封王,平戎萬裏,軍功顯赫,百姓信服,更有王家這樣的百年大族擁護,眼看著帝位就要到手。
隻在一夜之間,不知中間出了什麼變故,第二天,永樂長公主就牽著年僅十歲的弟弟司翊,登上了九霄殿的龍椅。
加封司研華為攝政王,提攜外祖父李康為統管紫微省的右相,永樂長公主又與文昌台的顧左相嫡長子定下婚約。如此一來,攝政王、決策朝政的紫微省、審議文書的文昌台,還有永樂長公主府,圍繞著幼帝,構成了一個結實牢固的血肉護盾。
幼帝即位之初,誰敢非議一句,或擁立別的親王,不是貶謫就是打入牢獄,朝堂一片血雨腥風。王家也受到牽連,輔國大將軍王業被一貶再貶,貶到了西州這樣的荒涼之地做一個從六品的長史。
好在幼帝仁慈,追封已逝的李貴妃為聖母皇太後,王皇後仍為當朝皇太後,王家也算是有了一棵枯樹可以暫時蔭庇。
而這一切的主謀,就是現在坐在皇帝身旁的美麗尊貴的不可一世的永樂長公主!
王逾明咬了咬牙,與東方既白一道長跪叩首後就座。剛一落座,他就聽邊上的東方既白癡迷感歎道:“永樂長公主既是金枝玉葉,又是天香國色,為何駙馬卻要謀逆,還牽連了整個家族。娶了公主,不就等於娶了全天下嗎?”
顧駙馬謀逆一案,京城各大茶館的說書先生從去年秋起,一直說到如今。
去年秋,永樂長公主下嫁左相的長子,那真是十裏紅妝,公主的喜轎因太過華麗巨大,顧相讓人將大門兩旁的牆拆了才迎了喜轎進去。全京城三天三夜燈火通明,街道兩旁的槐樹都熏焦了,歡慶的喜樂吹了整整三天。
可誰知不到半個月,顧駙馬連同顧相就被人檢舉出結黨謀逆,證據確鑿。
永樂長公主大義凜然,聽聞事情後親自綁了顧相與駙馬進了皇上的禦書房,求賜死自己與這兩個逆賊。
皇上當然不會傷及一同長大的姐姐,仍尊她為一品長公主,但對顧相一家可就沒那麼便宜了。顧家上下一百多口人,全在午門受斬首之刑。
聞言,王逾明冷笑,陰陽怪調地拉長了聲音:“得永樂長公主是得天下,但也要看她願不願意與你共享這壯麗山河。否則,隻怕會——死的很難看!”
東方既白心頭突的一跳,眼神茫然的抬頭瞧了眼正偏著腦袋與皇帝笑談的公主,側臉也是端莊絕美,他又看了看王逾明,不解道:“王大人此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