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城牆挺高挺厚的,經曆了近千年的歲月的磨礪,卻依然雄偉壯觀。原來北城牆下的沙土幾乎淹沒了整座城牆,福奶奶小時候常和夥伴們來這裏玩沙子,上小學後,為了建學校運動場地的沙坑,她還和同學們一起來這裏背過沙子,那時,她可不知道這是黃河給開封古城留下的“禮物”,她天真地以為,每座城市都有這樣的城牆,城牆下都有這樣又多又細又黃又軟的沙子。她還在春天的時候,來這裏提毛毛,毛毛是一種草正在孕育的花苞,吃在嘴裏綿綿的,稍有點甜;夏秋時節,她和夥伴們一起來這裏挖茅草根。茅草的根白白的,有一個個的節,吃到嘴裏非常甜,所以那時的孩子都喜歡吃。她還在楊家湖畔,在城牆磚做的搓板上洗衣服,洗好後,就搭在湖邊自己結的繩子上,太陽曬著,湖風吹著,衣服一會兒就曬幹了。雙腳泡在涼涼的湖水裏,聽湖水嘩嘩地拍打著湖岸,看白鷗點點在湖麵上飛翔,還有小魚舟在湖麵上撒網捕魚,那簡直不是在洗衣,而是在和自然親切對話,要多愜意有多愜意。長大以後,福奶奶就很少來這裏了,湖變了,城牆也變了,龍亭湖早就禁止洗衣服了,現在的孩子隻知道用洗衣機洗衣服方便省力,可他們哪裏體會得到那時孩子的快樂呢?
一道城牆,引發了福奶奶許多的回憶,想到高興處,她竟然唱起了兒時的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啾啾這時正在尋找著什麼,它在城牆邊上低空盤旋,一圈又一圈。終於,它停在一叢茂密的茅草上,它向福奶奶打個招呼,就開始用它的喙在地上啄,又用它的爪子在地上刨。雖然啾啾很努力,但它畢竟隻是一隻小小鳥,忙活了半天,也沒見有什麼成效。福奶奶從兒時的回憶中走出,才看到正在忙碌的啾啾。“好孩子,你餓了吧,來,奶奶這裏有吃的。”福奶奶覺得自己剛剛忽略了啾啾,很是過意不去,趕緊將麵包屑放在手掌上拿過去讓啾啾吃。可啾啾看也不看,,還是忙忙碌碌地往下啄。難道下麵有什麼啾啾感興趣的東西嗎?福奶奶這樣想著,就挽起了袖子,在附近找了根樹枝,幫啾啾挖了起來。福奶奶隻想幫助啾啾,她愛啾啾,隻要是啾啾需要的,福奶奶都會全力以赴的。這時,北城牆邊沒有什麼人,到底是個偏僻的地方,沒事誰跑到這兒玩啊?周圍靜靜的,天空很藍,偶爾有幾朵白雲飄過,加上這一老一少的不尋常舉動,連福奶奶都覺得怪怪的。挖了有一尺多深,樹枝“哢”的一聲斷了,,好像是碰上了硬東西。福奶奶就丟開樹枝,用手挖了起來。因為這裏是沙土地,所以用手挖也並不困難,福奶奶就像小時候挖茅草根一樣,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
突然,福奶奶的手碰到一樣東西,準確地說是一個盒子,她的手指告訴她,那是一隻雕刻有花紋的盒子。在那一刻,福奶奶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心跳也加速了。她有一種預感,盒子裏應該是文物,否則,啾啾是絕不會帶她到這裏來的。福奶奶是個關心曆史的老開封,這點敏感還是有的。“地下的一切文物都是屬於國家的,我現在是不是在偷竊啊?”由於這樣想,福奶奶不知自己現在該幹些什麼?把文物挖出來還是向有關部門彙報,由他們組織挖掘更好。但當她看到啾啾仍在不停地挖著時,她覺得不能辜負啾啾的這片苦心,“挖出來看情況再作決定吧!”這樣下了決心後,福奶奶又來了勁,而且一種對於未知物品的好奇,也促使她加快了挖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