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七月下旬,燕國發布檄文討伐袁紹。以昔日袁紹勾結黑山黃巾、匈奴、鮮卑攻犯幽州,又劫掠並州為由,斥責袁紹雖為漢人,但是實為漢之奸賊,枉為私利,不顧百姓,叛國之賊,於畜生無異。燕國麾下舉兵進攻冀州,當梟袁紹首,以謝天下漢人百姓,以平燕國百姓之怒火,以安冀州之黎明。同時又公開了昔日袁紹攻伐幽州之時,與三方的聯絡書信。這三封書信的大白於天下,於是天下一片的怒罵和聲討,很多世族大家也是不恥。因為你們兩方諸侯再怎麼相互爭鬥,都是漢人內部的事情,都是漢家兄弟閡逾牆,無論結果如何,都是漢人自己的事情。但是你袁紹勾結異族就是罪大惡極了,實乃是叛國叛族,不但身死族滅,而且更要遺臭萬年。
此時袁紹已經身體孱弱病重甚,這一日看到徐瑞的討教檄文和三封書信之事,大罵:“許子遠啊,你誤我!”大罵許攸不止,而後口吐鮮血數口,倒地昏迷,眾人趕忙救起,忙請醫生診治。袁紹雖然醒來,卻是蒼老日甚,臥床不起。這一日,袁紹召喚: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前來議事。令郭圖前往輔佐長子袁譚鎮守青州;令辛評前去協助袁熙鎮守司州;留下逢紀、審配二人在冀州鄴城,輔佐幼子袁尚。
雖然袁紹並未名言傳位於袁譚還是袁尚,隻不過四人心裏都明白,怕是留在身邊的袁尚了。逢紀、審配二人本來就很鍾意袁尚,是以欣喜的拜謝而去;而郭圖、辛評鍾意袁譚,如今被分調到袁譚、袁熙兩處。雖然失去了爭取世子之位的機會,但是卻也可以執掌一方。郭圖、辛評二人聯袂而出,密議而去。
幽州北平郡,燕王府。徐瑞及文官各要員都在。
“主公,據可靠消息,袁紹如今隻怕是日不多也,然則袁紹並未正式確立世子,雖說鍾意袁尚,但是卻外放袁譚、袁熙二人。因此三兄弟不能同心,其力不聚。而自官渡之敗以後,袁紹本來就已經衰弱,如今更是不堪。恰在此時,曹操正在南征袁術,袁術稱帝,使得袁家聲名狼藉,當是取冀州的最佳時機”田豐率先說道。
“袁紹,生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紹鷹揚冀州,然皆外寬內忌,內部不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曹操,善擇良策,攻守相濟,屢出奇兵,官渡大勝。皆因曹操善納諫言,謀而果斷,不似袁紹的剛愎自用。如今主公,論經文才華、論征戰英武、論兵法謀略更在我等眾人之上,尚且能善言納諫。有六州千萬之眾,愛民如子,百姓皆歸心。糧草充足、兵甲數十萬齊備,三軍將士願為國用命,主公更善奇謀,因此遠勝曹操,袁紹當可旬月破之。”沮授出來亦說道。
陳宮、戲忠、程昱、荀彧皆讚成出兵。關羽、張飛、徐晃、趙雲等將皆出來請戰。太史慈、太史仁、甘寧三人立刻前往徐瑞麵前跪下,說道:“昔日主公曾言,出兵冀州之時,定讓我等水軍出戰,今日跪請主公下令!”
徐瑞笑道:“好!此次定讓水軍大放奇彩!若取袁紹必要掩耳不及迅雷之勢,要速取,才能把利益最大化,同時將隨時降低到最小,盡量少殺戮,盡量不擾民,更不能耽誤秋收和來年的春耕。我意一個月之內,盡取冀州、青州、司州半部之地,諸位有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