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不知道IQ(智商),可是年輕的父母們,你知道EQ嗎?
EQ,是英文“Emotional Quotient”(情緒智商)的縮寫。與智商相對應,EQ就是情商。
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大人們常常會說:“哎呀,這孩子真聰明!”
也許你的孩子是個智商超高的聰明寶寶,可是你的孩子是個高EQ“好寶寶”嗎?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提出:
成功=80%情商+20%智商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體係裏,情商教育早已經“登堂入室”,成為少年兒童的必修課程。
而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裏,應試教育體製下,學齡前教育、補習班、“奧數”“奧語”“奧英”一個接著一個,父母們也都舍得給孩子的“智力投資”,但情商教育在中國大多數父母的眼裏,還是一個新鮮詞,很多父母甚至不知道“EQ”跟自己的孩子到底有什麼關係。
其實在生活中,在孩子們的教育中,父母們多多少少地都會跟EQ打交道。
心理素質、性格缺陷、身心健康……也許你沒有聽過EQ這個詞,但你對這些概念一定不會陌生。
說一不二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的任性“小霸王”,受到一點點挫折就隻會“掉金豆兒”的愛哭包,一見到陌生人就害羞緊張的怯懦“小白兔”……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們常常忍不住想——哎呀,我的孩子可不能這樣!
任性、自私、自卑、自閉、抑鬱、暴躁、冷漠……這些情緒小魔鬼,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它們離我們的寶貝們遠一點,再遠一點。
近年來,關於孩子厭學、抑鬱、暴躁、孤僻甚至犯罪的報道屢屢出現,且對親情冷漠、不與父母溝通、存在人際交往障礙等問題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據教育專家研究發現,這些“問題孩子”的智力水平基本正常,有的甚至智力超群,但情商卻相對較低,情感世界多是一片荒漠。
提高孩子情商的意義,並不止於讓孩子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從小學會認識自己的情感,進而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得孩子可以從小做一個“快樂寶貝”,長大後成為一個性格積極、身心健康的社會人。
越來越多的新一代父母,已經不再隻著眼於孩子的IQ。他們還會希望寶貝們有健康的EQ水平,為了提升孩子的情商,甚至會花錢安排他們參加一些“EQ訓練班”。
事實上,研究表明,情商教育最早應該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對幼兒情商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
用教科書式的刻板模式培養寶寶情商,這是多麼落伍的家庭教育方法啊!生活才是最好的訓練營,父母是孩子的最佳導師,而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夥伴。
本書通過科學的整合,將情商知識和理念滲透進一個個輕鬆愉快的小遊戲中,向有誌於提升寶貝情商的父母們提供了一係列的實用指導。
和寶寶一起,開開心心地做遊戲,可幫助孩子認識個人情緒,繼而學習如何表達及管理情緒。下次小朋友鬧情緒時,媽媽就再不會束手無策啦!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平等地參與到遊戲中,在遊戲的快樂中把情商知識從小就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孩子,和寶寶一起做遊戲,也是增長親子感情的重要途徑,而“寓教於樂”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通過遊戲,可以促進孩子個性的完善,有利於孩子的認知能力、社會能力的發展,而孩子的EQ也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快來啟動孩子的情商up之路吧!還等什麼?Lets Play!
感謝為本書提供素材的:曹君、陳源、董娜、杜雯雯、賈俊岩、康俊萌、劉忠學、秦雪征、譚靜、田園、王宇美、肖怡娜、楊小露、葉碩、張曉、趙璿、周斯源、鄒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