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伴隨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個老人……”這熟悉的旋律,在春天的故事裏,我們邁進了社會變革的偉大時代。社會上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看著《北京人在紐約》,"千萬裏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人們聽著港台的音樂、看著港台的電影。至今邁克爾傑克遜、小虎隊、黑豹還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偶像,一些新鮮的事物也傳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帶入了生活中每個能看見的角落,人們的綠軍裝變成了牛仔褲、套頭衫,發型也開始多種多樣,高樓大廈平地起,供銷社變成了商場。
然而偉大變革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些,曾經賣幾個紐扣、幾件五金電器都會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現在變成了國家所提倡的自主創業、勤勞致富,曾經偷偷搞的大包幹,成為了國家樹立的典型……思想上的改變更加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本份保守的中國人,好像一夜之間就換了個模樣,有天大的世界任我們去闖,隻要是靠合法、努力獲得的財富就會受到國家的支持和保護,那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代。出現了一幕幕中國夢的現實事例。
李承虞就在這樣一個時代出生的,李承虞出生於一九八九年三月,當時正值雨季,出生那天正巧趕上淅淅瀝瀝的小雨,八九年,也算是趕了個八零後的尾巴,出生在山東煙台的一個小城棲霞。
煙台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氣候溫和,夏天海風習習,早晚的都有海風吹過,所以不會太熱,冬天因為有海,也不會很冷,就跟山東人的性格一樣,性情溫和中庸,但是也因為古時候這裏的窮山惡水,性格中還透著一絲火辣,這矛盾的性格至今都無法理解。曆史上有全真祖師王重陽就是在煙台的昆崳山悟道,開設道場廣納門徒,其中為大家熟知的“全真七子”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其中後世廣為流傳的道教全真龍門,其祖師丘處機就是實實在在的登州府(即現在的山東煙台)人,可謂是道教全真的發源地。
或許隻有在這連綿的群山裏、廣闊的大海邊、蓬萊仙境中才能悟得大道,讓人看到山的巍峨、海的廣闊、望見神仙的氣息,看潮起潮落、望雲卷雲舒,才能知道人的渺小,自然的偉大與壯麗,人隻有看清自己才能看清世界,悟道說白了就是在不斷得了解自己、理解世界。
李承虞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爺爺年輕時跟著部隊一路南下,成了南下的第一批幹部,所以父親出生在廣州,26歲之前都是在南方渡過,所以口音中總透著那麼一絲去不掉的南方味道,但是性格卻有著一股子北方漢子的硬朗,看來父母的影響在中國家庭中是很重要的,不管去了哪裏鄉土總還是起著作用。後來爺爺離休,作為家中的長子便跟隨老父親落葉歸根,回到了家鄉,在一個無線電廠裏做業務員,母親也是在工廠裏當工人。爺爺因為以前是南下的幹部,年輕的時候跟著部隊南來北往得跑,後來大部分的時光就留在了南方,因為是南下的一批軍轉幹部,因為是軍人,所以骨子裏帶著一股子倔脾氣、堅定,可能隻是當時那個時代、那些艱苦的生活才足以鑄就這種性格,這股子脾氣一直傳到了李承虞這代。不服輸、能堅持、重義氣的這些特點,給年少時的李承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對他以後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其實換句話說,也可以說成是固執、甚至是偏執,以後的一些錯也是因為這些。
就跟大多數的八零後孩子一樣,李承虞從小從廠辦幼兒園開始,然後是學前班,直至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當時人們的心裏總有這麼一個概念,隻有好好學習,拿著好成績,以後的發展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問大家的理想,有的人說想當老師、科學家、工程師、警察等等,有點兒想法兒的會說想當律師、商人,更有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人會說想當公務員,竟然還有一個小夥伴說想當服務員,但是後來發現有的人或許理想實現了,或許沒有實現。但是唯獨那個想當服務員的同學,現在生活得最充實,也最安定。認識自己的確重要,起點決定高度,但是基礎穩不穩、那還得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以前不懂,現在想得明白,認識世界的第一件事,其實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得,那就是先認識自己,看清自己有沒有金剛鑽,然後再看看能不能攬下那瓷器活。就像《霍元甲》裏李連傑的那段經典的話“世上的武術確實沒有高低之分,隻有習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通過競技我們可以發現和認識一個真正的自己,因為我們真正的對手,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承虞的武術不好,前麵的話不置可否,但是最後一句經曆過一段歲月山河、風風雨雨的洗禮,或許會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