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沒擔當、缺乏勇氣——塑造男孩好品質(1 / 3)

的短處,努力趕上並超越別人。

◆兒子遇到的事

深秋到了,每天早上,學校的操場上都鋪滿厚厚一層樹葉。各個班級的值日生負責把樹葉掃到一邊,收到袋子裏,統一倒進校園角落裏的垃圾箱裏。

這一天,輪到明洋這組值日。值日的這天,學校通報了他們班級沒有按規定把樹葉倒進垃圾箱裏,而是倒在了垃圾箱的旁邊,被扣了分,還挨罰值日一周。

回到班級,老師繼續調查這件事兒,想問清楚這件事具體是哪位同學做的。明洋明知是自己做的,卻始終沒敢承認。他心想:反正當時也沒有同學看見我倒在垃圾箱旁邊,罰值日又不是罰我一個人,整個小組的人都值呢,我可別承認這件事,結果明洋所在的值日小組被罰清掃操場一周。

晚上,明洋躺在床上睡不著,他還想著白天的事,想著那些跟他挨罰的同學,心裏很是愧疚。

◆兒子的心理秘密

青春期男孩犯了錯誤,有的是心不在焉,任由其發展,有的是尋找各種推脫的借口,為自己找理由,他們害怕擔當,遇到事情就逃避。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原因很簡單,雖然到了青春期,男孩的身體迅速地成長,但其心理發展卻不足夠成熟,他們還不不能夠完全站出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男孩需要逐漸走向成熟,要逐步建立起責任感,否則,終有一天,他會嚐到後果。

爸媽來反思

男孩子要勇敢,要敢於擔當!要想培養孩子這些品質,就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給孩子空間,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

男孩害怕擔當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這是一個普遍問題,主要原因是爸媽的包辦、溺愛,使男孩缺少了獨立做事、獨自承擔的機會;受到爸媽不良、消極行為的影響,男孩自我獨立判斷的能力也會變弱,模仿了爸媽的言行。

爸媽們應該認識到正常的社會秩序需要責任心來維持,每一個群體、組織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責任心的支撐。男孩要想更好地融入群體,維係群體運轉,就應該增強責任意識。

◆聰明爸媽這樣做

1.爸媽要做好勇於承擔的示範。

爸媽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兒子,讓兒子明白責任心的重要性。爸媽犯錯後,也要對兒子誠懇地道歉,並積極地承擔相應後果。例如,爸媽對兒子許下了承諾,卻無法實現,爸媽的道歉、彌補,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類似的言行,能夠讓兒子深刻明白責任心的重要。

2.鼓勵兒子自己的錯誤自己解決。

兒子常會犯各種的錯誤,爸媽常會不遺餘力地幫他解決。爸媽用溺愛和包辦,將兒子獨立解決錯誤的機會都剝奪了。其實爸媽應該細心傾聽他的“申訴”,明白他犯錯的原因,然後給出自己的建議,僅此而已,剩下的事情都應交給男孩去解決。男孩在摸索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也在尋找成功的經驗。成功糾正了錯誤,也就增強了一份責任意識。

3.講名人故事,教兒子勇於承擔自己的過錯。

可以給兒子講發生在名人身上的關於擔當的故事,這是很不錯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故事,告訴兒子,要勇於承擔自己的過錯,這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是成功者需要具備的一種素養和能力。能否去承擔過錯,是一種責任心的表現,責任意識越強烈,男孩越能夠不懼怕過錯,越敢於去承擔。男孩是否具備責任心,是衡量他個人素養的指標之一。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人與人之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責任心也越來越重要。一個沒有責任心的男孩,是永遠都長不大的,讓兒子知道責任感能使男孩更出眾。

◆兒子遇到的事

一鳴剛上初一,小夥子長得高大帥氣,學習成績也不錯。這不,才開學,就已經有好幾個朋友了,但和一鳴最好的是他的同桌張亮,他倆都愛打籃球,所以天天都一起放學去打球。兩個人也因為共同的愛好惺惺相惜,感情越來越好。

可是前幾天,他們卻因為一件事鬧得十分不愉快。事情是這樣的,星期六的時侯,一鳴和張亮本來約好了第二天早上去學校打球的,可是張亮到了學校,左等一鳴沒來,右等也沒來,眼瞅著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看到一鳴的影子,張亮越等越著急,擔心一鳴路上出事情,於是,趕緊跑到一鳴家裏。誰知道,敲了半天的門,沒有人開,裏麵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張亮沒辦法,就給一鳴的爸爸打電話,問他知不知道一鳴在哪兒。結果電話一打通,張亮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原來一鳴跟著爸爸媽媽去爬山了,可是一鳴卻沒提前告訴他,害得張亮白擔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