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1)

序章

傳說天地初開,宇宙一片混沌,盤古經過了一萬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當他有了知覺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睜開了眼睛。可是周圍一片黑暗,他什麼都看不見。急切間,他拔下自己的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渾圓體破裂了,沉浮成兩部分:一部分輕而清,一部分重而濁。輕而清者不斷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者不斷下降,變成了地。盤古就這樣頭頂天腳踏地的誕生於天地之間。至此,混沌初開,陰陽分離。

盤古在天地間不斷長大,他的頭在天為神,他的腳在地為聖。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每日生長一丈。如此一日九變,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盤古的身體也變得極長。盤古就這樣與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萬年。

盤古想用自己的身體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於是他微笑著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間,他的左眼飛上天空變成了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飛上天空變成了月亮,兩眼中的液體撒向天空,變成夜裏的萬點繁星。他的汗珠變成了地麵的湖泊,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他的毛發變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清風和雲霧;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

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嶽泰山(在山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在陝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嶽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嶽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在河南)。從此人世間有了陽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萬物滋生,人類開始繁衍。

《山海經》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裏,後乃有三皇。

遠古之時,支撐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開裂;天有所損毀,不能盡覆萬物,地有所陷壞,不能遍載萬物;火勢蔓延而不能熄滅,水勢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於是,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龜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柱子,殺死黑龍來拯救中原,用蘆灰來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複了平靜;凶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

《淮南子·覽冥訓》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lǎn)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洪)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洪)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女媧在天台山頂堆巨石為爐,取神獸鳳凰蛋殼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曆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然後又曆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台山中湯穀的山頂上。鳳凰始於天地初開,蛋殼煉化成石,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

不知過了幾載春秋,滄海桑田,高山平原,歲月變遷,朝代更替。五代十國時期,這個時代導致了多少人間悲劇的發生,又上演了多少威武雄壯的曆史活劇,湧現了多少才華橫溢的奇才異人,又出現了多少嗜殺成性的赳赳武夫;這是一個扭曲的曆史時代,又是一個發展變化的新時期。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相比而言,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狄更斯《雙城記》

這一時期是唐藩鎮之亂的延長,是由唐朝而宋朝的過渡時代。由於軍閥割據、混戰、戰亂頻仍、民生疾苦的毫無綱紀造反年代。五代的嬗遞,大小統治者的激烈混戰使社會經濟、文化受到極大影響,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餓殍遍野,屍骨如山……

故事就是從這個時**始……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