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武林盟主(下)(2 / 2)

阿雄見他還是沒有進攻的意思,想起剛才他與冷峰的比武,心想此人奸詐狡猾,莫非真的受了內傷。

為了一試究竟,阿雄一招“橫掃千軍”,四平八穩地擊向徐淩風!此招進可攻,退可守。

劍快致徐淩風胸口了,阿雄見其還是無動於衷,心下佩服他的鎮靜,心裏總是感覺不自在,總是不想傷著他,因此,阿雄劍勢不緩,隻是算準此劍若刺中胸口,也不過入肉一寸,足保徐淩風性命無憂。

阿雄的劍剛剌入徐淩風的胸口,徐淩風就使出了“第十七劍”,此刻阿雄想變招已來不及!

冷峰、了空大師、清風道長、徐淩雲等高手此刻均已看出了問題所在!

原來徐淩風利用阿雄涉世未深,江湖經驗不足,最關鍵的還是利用了阿雄的同情心!徐淩風先是故意不出招,接著故意不接招,讓阿雄不敢放開手腳大打一場,並使阿雄在關鍵時刻手下留情,就算徐淩雲站著不動,阿雄的“橫掃千軍”也隻是讓其受皮膚之傷!更為重要的是,阿雄忘記了防守!沒有為自己留條後路,原來“橫掃千軍”可攻可守,由於他剛才調整了一下劍的準度,此刻已變得沒有退路,守無可守!

而徐淩風正是在此刻反戈一擊!

風雲變幻的一擊!

電光火石般的一擊!

足於致使的一擊!

這致使的一擊就是“第十七劍”,也是剛剛打敗冷峰的“第十七劍”。

如果眾人剛才由於受到“龍圈風”的影響,沒有看清徐淩風是如何打敗冷峰的,那麼此刻,他們已經清楚地看到滿天劍影,隻是不知那條是真,那條是假!

如果這些人看不清哪條劍影是真是假,不過是劍術的高低而已;如果阿雄分不清的話,也許就沒有命了!

如果阿雄沒有看過徐淩燕的“畫”,他根本就分不清劍影的真假,但此刻他還是看清楚了。因為徐淩風的“第十七劍”比阿狗的自創的“第十七劍”確實高明了不少,但比起徐淩燕的來,還是差遠了。

阿雄見徐淩風的劍共擊向自己四處大穴,然而,真正致命的一劍,最終將擊向眉心!

所以阿雄臨時變招,除了衣服被劃破幾處之外,並沒有受傷!

很多人都沒有看清阿雄是怎麼躲過這一劍的!不少人還以為是徐淩風手下留情!

事實上,阿雄也不是躲開的,他已經來不及躲了,隻是先下手為強,避虛擊實,不管虛的劍影,隻擋實的劍影,而且是先將劍擺好,等著徐淩風的劍的到來。阿雄這樣做,實是危險萬分,如果徐淩風中途變招,則阿雄必死無疑!

如此看來,徐淩風的“第十七劍”也不及徐淩燕的“第十七劍”,徐淩燕的“第十七劍”是怎麼來的呢?是她自創還是來自於其父徐淩雲?徐淩風的“第十七劍”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阿雄來不及細想這些問題,剛才真是凶險萬分,簡直是撿了一條命,冷汗早已濕透衣背!

阿雄生氣了,當下不顧三七二十一,心裏隻想:真是好心被雷劈,我讓你嚐嚐真正的“第十七劍”!

當下凝神運氣,“第十七劍”即將出擊!

阿雄突然看見徐淩風雙手抱拳,說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謝少俠劍法高超,居然能躲過我的絕招,徐某深感佩服,不如我們就此罷手,握手言和,以免刀劍無情,各有所傷!”

徐淩風的這一番話,好武之人聽了難免失望,但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惺惺相惜之意!

“快出招打敗他!”,阿雄分明聽到了空大師的聲音在自己耳邊響起,側身看了空大師,見其雖眼望自己,但嘴並沒動,心裏明白了,原來了空大師是以高深的內力催動聲音,傳致自己耳裏,旁人聽不見,隻有自己聽見,阿雄聽了二遍才反應過來,正要出招時,卻見徐淩風已反過身去與周圍的人揮手示意,那意思似乎是“前來觀戰的各位英雄豪傑,你們辛苦了!”

這一下,阿雄想出招已沒機會了,真沒想到會這樣收場!阿雄明知他可能不敵,卻又奈何他不得。

站在那裏,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阿雄將如何收場?誰是武林盟主呢?請看下回《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