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維護
1.塗刷石墨粉可除鐵爐鏽
鐵爐子生鏽後,可先用硬刷子把鏽刷掉,再將適量的石墨粉(化工商店有售)用水調勻,然後用軟刷子蘸著在爐身上均勻地塗刷,一直到爐子四周發亮為止。
2.用錫紙保護液化氣瓶皮管
家用液化氣鋼瓶上的橡皮管常會被油汙弄髒,又不容易清洗。如果在皮管上包一層錫紙或包裝硬紙,再定期更換,既免除了清洗的麻煩,又能起到保護作用。
3.使爐膛堅固耐用3法
方法一:用純黃焦土加30%的豬毛和少許食鹽,加溫水和製塗抹,可使爐膛堅固。
方法二:用耐火土,加少量的食鹽和成泥抹爐膛,爐膛越燒越結實。
方法三:取30%的黃焦土,70%的細青沙,先用溫水將200克食鹽溶化,將土沙摻勻和成泥,越硬越好(幾乎粘結不到一起為最適宜),用來抹爐膛很堅固。糊爐膛時,最好大塊大塊地糊,使整個爐膛結合成一體,這樣不易產生裂紋。
4.用打氣筒疏通液化氣爐
先把液化氣瓶的角閥關嚴,將膠管從進氣管上拔下來,把打氣筒膠管前端的鐵夾拆下來,使打氣筒膠管口對準氣爐進氣彎管(注意不要漏氣),然後向液化氣爐打氣,直到暢通為止。
5.燒煤爐巧省煤兩法
方法一:濕煤好燒,但應在爐火正旺、爐溫較高時添加,因為隻有在這種條件下,爐內才能產生水煤氣,濕煤好燒的特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方法二:給蜂窩煤爐封火時,應將新加的一塊蜂窩煤的洞眼和爐中煤的洞眼錯位1/2,然後再關緊爐門。需要用火時,再對齊洞眼。這樣就節省了封爐時的用煤。
6.有效節省煤氣3法
方法一:灶具的氣閥開度要適當。火焰的外延溫度最高,應適當控製火勢,充分利用火苗外延範圍,不要使火苗大大超過鍋底的外圍,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損失。
方法二:選擇適當的鍋。鍋的大小根據所煮東西的多少來決定,不要大鍋煮很少一點東西,也不要用那種小得連鍋支架也放不上的小鍋。一般煮東西時,以選用鍋底較大的平底鍋為好。
方法三:燒開水時,火焰宜大一點。如果火焰小,燒水的時間長,向周圍散失的熱量就多,反而要多用氣。
7.調節風門治黃火焰
液化石油氣燃燒時,火焰應是淺藍色的,若火焰發黃且有煙,則為供給的氧氣不足,液化氣沒有完全燃燒。這不但造成了浪費,而且還會產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解決的辦法是首先調大風門,一般說來火焰會立即變藍。如還沒變藍,就是燃燒器中髒物太多,應及時清除。經過這樣處理後,火焰即會變藍。
8.使用煤氣灶的3個小竅門
竅門一:無論使用平底鍋還是夾底鍋,都應把鍋架撐起,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利用煤氣。鍋在煤氣爐上的最佳高度(即鍋架離火口的最佳高度)為6厘米。而合適的煤氣灶台高度一般在65~70厘米為佳。
竅門二:經常檢查灶具燃燒情況,使火焰保持正常燃燒,如果火焰發黃、發軟,則應將風門調大一點;如果火焰短而跳動,並離開燃燒器火孔,則應將風門調小一點。正常的火焰應該是藍色,燃燒有力,不發軟,不發飄,火焰內芯清晰,不連焰,不脫離燃燒器火孔。
竅門三:經常檢查灶具及管道是否漏氣,可用肥皂水塗抹檢查,以不冒氣泡為合格。如有漏氣,應及時修理,以防發生危險。
9.巧修煤爐兩法
方法一:蜂窩煤爐用久了,爐口(即出灰處)的泥會裂開、脫落。可以將肥皂用水泡一兩天成爛泥狀,塗在爐口的周圍,可使爆爐牢固耐用。
方法二:修補爐膛的裂口時,在黃泥裏加上些碎麻、頭發或碎麥秸等,再加上些濃鹽水,可以補得特別結實。
10.電器開關插座應遠離煤氣灶
廚房中應用封閉式的安全開關、插座,並使之遠離煤氣灶具,以免開啟時產生的火花引起外泄煤氣燃燒而發生火災。
11.使用電子打火灶5竅門
竅門一:使用電子打火開關時,應先將其撳到位,然後再轉動打火,操作不要太快太猛,否則燃氣會因尚未通過點火道而不易點燃。
竅門二:火器打不著火,一般是由油煙汙染電極所致。可用軟布擦去汙物,或將電極距離扳近,如仍打不出火,說明需要更換打火器中的壓電陶瓷了。
竅門三:出現回火,應立即關掉開關,稍等一下再重新打火。若仍有回火現象,則應檢查燃燒器上的扇形孔中心是否對準了噴嘴。
竅門四:火苗發黃、發虛,主要是燃燒器偏離位置造成的,應予以調整,使扇形孔中心與噴嘴相對。如火力仍很弱,可能是燃氣壓力不足了。
竅門五:火頭小,主要是噴嘴堵塞影響的,隻要用細鋼絲捅一下就行了。如果是打火器堵塞造成的,則應送維修部檢修。
12.不宜用濕煤封火
不要用濕煤封火,因為濕煤中的水分會不斷變成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附在煙筒的內壁上。濕煤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硫在水滴中溶解以後,就會產生酸性很強的亞硫酸腐蝕煙筒。
廚具維護
1.保養刀具5竅門
竅門一:切勿在缸沿上磨,切勿用砂輪磨,以防止刀刃損傷。刀使用完後,必須掛在刀架上,避免刀刃損傷。
竅門二:使用菜刀時應盡量避免用力過猛,左右扭動,或與堅硬物品相碰,以免造成刀刃崩損。
竅門三:刀用完以後必須用清潔的抹布擦淨汙物,長時間不用的刀,應在刀麵上塗一層油,以防止生鏽。
竅門四:把用過的菜刀用水衝淨,放到小火上烘幹,就能防止生鏽。
竅門五:刀用過之後把它放進淘米水內,即使長年不磨,也不會生鏽。
2.銅製食具忌盛冷食品
使用銅製食具,如銅勺、銅盤、銅鍋、銅盆等,在使用前,要打磨幹淨。銅製食具的最大缺點是與氧化合生成銅綠,銅綠有毒,危害人體健康,裝入銅製食具中的冷食品,因冷卻容易使銅發生氧化作用,使得銅離子滲入食品中,產生危害。
3.癟鋁水壺巧複原
方法一:將癟鋁水壺裝滿水,用打氣筒插入壺嘴,再用布條,將壺嘴塞緊,稍予打氣後,即可複原。
方法二:將癟鋁水壺灌滿水放入冰箱(或冬天放在室外),水結冰時體積膨脹,就會把磕癟處頂起來,使之複原。
薄鐵皮容器如果癟了也可以用此兩法複原。
4.選購木砧板的3個竅門
(1)看整個砧板是否完整,厚薄一致,有沒有開裂。
(2)看年輪。一般是以年輪圓正、紋路清晰而細密的為好。
(3)如果有木節,則要看木節是否與木質緊密相連。如木質與木節有明顯接痕或裂縫,則不宜選購。
5.烘烤可扳正變彎塑料砧板
用雙手握住變彎的塑料砧板兩端,在爐火上烘烤一會兒,再用力向反方向扳正,然後放在平處,用重物壓住,冷卻後就平展了。
6.倒開水防玻璃杯破裂竅門
冬天,往玻璃杯裏倒開水時,杯子往往容易發生破裂。如果先在杯裏放一金屬物,如銅叉、銅勺等,再倒入開水,玻璃杯就不易破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