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騎兵全跑了,真是有些可悲,瓦拉人並沒有敗給明軍,卻被他們的官員和貴族出賣和拋棄,這些正是瓦拉貴族從漢人身上所學來的。如今城寨內還有兩萬瓦拉步兵,這群人沒有逃跑,他們知道自己是跑不掉的,由婦女、兒童還有老人組成的瓦拉士兵,他們已經沒有了馬匹,這群人中隻有很少一部分人手中擁有劣質的彎刀、大多都是弓箭和沒有槍頭的木槍,瓦拉人已經沒有多少力氣射箭了,他們那獸骨製作的箭頭對於身穿盔甲的明軍起不了什麼作用。張延秀找到了遼東、延綏、大同三位總兵,三人身上都有傷,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三位總兵為了激勵士氣衝到了最前麵,身邊的親兵七成戰死,遼東總兵已經沒有什麼力氣說話了,延綏總兵沒了一隻眼睛,眼眶還在流血,張延秀趕忙拿出自己隨身的傷藥。大同總兵還好一點,雖然胳膊和胸口都受了傷,但人還堅持得住,士兵們正在他的指揮下尋找傷員,清掃戰場。
“多謝張副指揮使的救命隻恩,如果不是張副指揮使的即時趕到,我等早就成了瓦拉人的刀下亡魂。”大同總兵十分誠懇地向張延秀道謝,說起來真的是很丟人,七萬善戰的大明邊軍,還有七千韃靼騎兵,擁有還算堅固的城寨和犀利的火器,竟然被十幾萬瓦拉牧民打得差點全軍覆沒,真是丟人丟到家了。“三位總兵忠心為國,拚死堅守到最後一刻,我必會將此事稟告皇上,三位總兵隻忠勇一定會得到皇上的嘉獎。”三位總兵這下放心了,今日一戰的戰報一旦送到子虛帝麵前,很可能是兩種結果,好的結果是子虛帝了解明軍先鋒所遭遇的困境,嘉獎三位總兵和有功將士,可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在子虛帝麵前說些不好聽的話,那就便成了三位總兵作戰不利,輕敵大意導致明軍先鋒損失慘重,有損國威,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得不到嘉獎的問題了。張延秀是子虛帝和太子身邊的紅人,張延秀肯出麵說好話,那一切就可以放心了。
張延秀和大同總兵看著被包圍的兩萬瓦拉步兵,從眼神中可以看出這些人想幹什麼,他們想跟明軍拚命。他們雖然沒有選擇突然,但一直在積蓄體力,之前的戰鬥消耗了眾人很多體力,沒有力氣哪裏能殺敵,至於食物,他們身上自己帶著幹糧和烈酒。“張副指揮使,我部如今隻有兩萬多人馬,並且有一半是傷兵,實在無法強行進攻,我部的傷亡不能再增加了,還請張副指揮使體諒。”張延秀看著被包圍的兩萬瓦拉人,他也十分了解目前的處境,他手下的騎兵同樣也是傷亡過半,七萬騎兵傷亡將近五萬人,如果強行進攻的話,損失太大了,士兵們也不想跟兩萬不要命的瓦拉人作戰。“誰懂蒙古語,讓他們投降,不投降就圍死他們,後續的援兵過幾日就到,我們隻要守住城寨就可以了。”三位總兵和張延秀手下的將領也同意勸降,最起碼也要困死那兩萬步兵,瓦拉人已經徹底潰敗了,如果瓦拉人還能派出援軍的話,這仗就不用打了,全部撤回大同好了。
瓦拉人一開始對於明軍的勸降直接用手中的弓箭回答,射了幾箭後張延秀讓人先不要喊,盾牌兵退了回來取而代之的用馬車、鹿角、拒馬和沙袋圍成的工事,瓦拉人見明軍正在建築工事,馬上發起了反擊,但他們實在沒有多少力氣了,很快就被明軍殺了回去,明軍的弓弩能夠輕易射穿瓦拉人的身體,沒有馬匹的瓦拉牧民隻是比普通百姓厲害一點而已。在死傷了五千多人後,瓦拉人被迫退了回去,任由明軍建築工事,當明軍將工事建築完之後,三千多瓦拉人倒在了地上,這些瓦拉人本身就有傷,血還在流,瓦拉人身上雖然有食物和烈酒,草藥卻十分的稀少,張延秀見到此情景命令手下人再次開始勸降。
瓦拉人依舊沒有投降,但是已經有些動搖了,不斷有瓦拉人的傷兵死去,一些婦女再也控製不住,哭了起來,死的是她們的孩子和父親長輩,她們不能不傷心。明軍的火夫開始建灶升火,士兵們拚殺了半日又清理了半日早就餓了,大批死去的戰馬是最好的鮮肉,或烤或煮,軍營內到處都是肉香,瓦拉人雖然有帶幹糧,但數量並不多,也不好吃,張延秀甚至命令士兵公開在瓦拉人看得到的地方吃肉,慢慢地削弱瓦拉人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