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聖上子虛大帝並不是昏庸無能之輩,自二十歲親政以來,勵精圖治二十二年終將先帝留下的無數爛攤子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如果說他是一位仁君,那就錯了,張佐接掌錦衣衛十年裏毫無作為,被人戲稱為“病貓”,可當這隻“病貓”動的時候,包括一位王爺,兩名內閣大臣,三個封疆大吏四十多人掉了腦袋,數千人被抄家、發配、進教紡司,從此世人都害怕張佐,可誰又知道,張佐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聖上的密旨行事,而皇上之所以要這樣做的原因卻很簡單,所有反對他的,都要被鏟除,隻有如此,皇帝手中的皇權才是最至高無上的。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偏袒東林黨,其他黨派勢必群起而攻之,東林黨也必恃寵而驕,得寸進尺;偏袒其他黨派,東林黨這群木頭噶瘩就算不朕不處罰他們,他們大概也會集體告老還鄉,那朕還能拿誰來製約朝中各黨。“看來隻能這樣辦了,所有吵鬧的再加上東林黨全都拖出去各打五十廷仗,其他事情日後再議。”下定決心的子虛帝緩緩地抬起右手,身邊的太監馬上打起精神,準備著朗誦旨意。
“臣錦衣衛千戶張延秀有旨上奏。”按照規矩,沒有皇帝的旨意,張延秀是不能上殿的,但他為了讓皇上聽到他的聲音,特意用內力大聲道。因此金鑾殿上所有官員一時都被他鎮住了,一下子沒了聲音,這種感覺讓張延秀覺得十分的享受。
“皇上有旨,宣錦衣衛千戶張延秀。”就在剛才,張延秀是絕對不會想到他這麼快就可以站在這權力的殿堂之上,還如此得接近一場風暴的中心。沒有太多的廢話,他趕緊將手中的密檔遞了上去。“一個嘴上沒毛的小子懂什麼,竟然在這個時候出來攪局,你看那上奏的折子,什麼嘛?連一點規矩都不懂。”這群長輩們的意見和規矩還真大,可張延秀有什麼辦法,事先又不知道,現在隻能直接將手中的密檔(看起來就是一本舊帳本)交上去了。
雖然很多大臣對張延秀不屑一顧,但還是有一部分大臣一直緊盯著他手上的折子,因為他們知道,雖然張延秀年紀不大,但光聽那錦衣衛三個字就絕對不會簡單,而且他手上拿的東西其內容絕不像外表那麼簡單。“該不會那就是錦衣衛裏所謂的密檔吧,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就大了,天知道那群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在上麵寫了什麼了?”輕視、無關、擔憂,一下子讓金鑾殿出現持續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