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麼!那邊打起來啦!”不知是誰冷不丁喊了一聲。緊跟著人群一片嘈雜過後潮水一般的往街道的另一頭兒湧去,不多時就隻剩下劉鐵嘴“光杆兒司令”一個人了。
此時,三不管兒街道另一頭兒,有兩個人正在吵架。
“謔!小劉三兒你是要瘋是麼?一個桃兒賣倆大子兒?你這是王母娘的仙桃兒是麼?”老黑十斜楞著眼嗔怪著。
“黑爺,介不能怨我呀!今兒隔早起我上貨桃兒就特別貴,不瞞您說刨去爛的和路上糟踐的我這還賠錢賣了,要不您換倆梨吃吧。這桃兒我給西頭的海爺留著。”小劉三兒不緊不慢的從籃子裏拿出來一個梨卻不往前送。
“呦嗬!你介話裏是有話兒啊。你介是說我吃不起這桃兒是麼?還拿劉四海兒壓我,他劉四海敢來咱三不管兒晃蕩麼?三不管兒這地方可是袁三爺的地盤!”老黑十聽出了弦外之音有點兒急眼。
“嚇死我也不敢呀,你這可是屈枉我了。”小劉三兒嘴裏應承著,可臉上卻是一臉的鄙視和不屑一顧。顯然他沒把老黑十看在眼裏,說話間把梨放回了筐裏,轉身要走。
老黑十一把摳住了小劉三的肩膀,老黑十身材魁梧小劉三幹巴瘦,這一抓像極了貓頭鷹抓田鼠,手拿把攥。“不把話說清楚了今天你小子別想走!要不是三爺最近發話,三不管兒地麵得平靜半個月不讓惹事。我今天弄死你,信麼?”
“三不管”地理位置就在天津現在的南市一帶。天津淪為九國租界以後,日本人曾經想把這一帶歸為日租界,可是由於其他幾國不同意最後也沒有得逞。民國政府當時怕外國人怕得要命,日本人既然想要*就不敢收回。
據說天津當時的警察廳長楊以德也就是“楊梆子”,先後派人交涉日、德、法租界詢問這一地區的歸屬問題,出於各國微妙的外交關係居然三個國家都不承認“三不管”地區的租界權。就這樣昏庸的天津官府竟不敢在那裏行使主權,使這裏亂埋亂葬死人屍骨沒人管,坑蒙拐騙沒人管,打架鬥毆沒人管,三不管三不管就是哪都不管,幹嘛都沒人管。
最早天津的經濟文化中心在“侯家後”也就是現在的估衣街大胡同一帶。1900年,八國聯軍與義和團作戰,南北大街、估衣街一帶成了一片焦土,城牆也被拆毀。天津海河兩岸的外國租界地,竟達到了九個,即:英、法、德、美、俄、日、意、奧、比。大關河沿,侯家後、北門外的繁榮,一落千丈。
由於三不管一帶沒有人管,一些藝人和小買賣人就開始在這裏做生意,逐漸發展起來。這群人沒有門臉鋪麵全憑手藝吃飯稱為“撂地”,有賣大力丸和假藥的,賣“折羅”(飯館剩菜剩飯)的,賣小吃的,剃頭打辮子的,拉洋片的,擺茶攤的,等等。在“撂地”當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話叫:“金、批、彩、掛”,依次就是相麵算卦、說書唱戲、戲法魔術、打把式賣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