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石達開的最後信函之謎(1 / 2)

公元1857年,翼王石達開由於遭受天王洪秀全的猜忌,率部10萬餘眾西征。雖然石達開從天京(今南京)出走,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內訌引起,但他對天朝的忠誠,卻始終沒有改變,所至之處,皆樹太平之旌旗,揚天國之威德。

石達開以四川作為根據地,一是仰慕蜀中富饒,二是川督庸懦,可乘其弊。可是他在進軍過程中,形勢卻發生了變化。1862年,石達開率主力10萬人川(號稱20萬),這時四川總督已換為湘軍幹將駱秉章,形勢對石達開非常不利。是年4月,石達開攻忠州、豐都、涪州(今涪陵)、巴縣,均告失敗,渡江未成。5~8月,在敘府(今宜賓)、合江、江津渡江石達開1831年,石達開出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北山裏那邦村一個小康之家,漢族客家人,但有壯人血統(他的母親是壯族人)。有兩姊一妹,沒有兄弟。石達開幼年喪父,八、九歲起獨撐門戶,務農經商之餘,習武修文不輟,十三歲時處事已有成人風範,因俠義好施,常為人排難解紛,年未弱冠即被尊稱為“石相公”。西康省石棉縣石兒山翼王亭旁邊的翼王雕像又未成。1863年1月,石達開在敘府橫江與清軍決戰,遭遇到湘軍悍將劉嶽昭的頑強抵抗,加之石達開部下郭集益等4將降清,自焚雙龍鎮營壘30餘座,致使石達開死傷4萬餘眾,元氣大傷,隻好退回雲南。4月,石達開帶領4萬人終於從米浪壩(今巧家)過江,5月占領西昌,經冕寧北上,5月14日進人紫打地(今石棉安順場)。

石達開在大渡河畔被清軍與地方土司緊緊圍困,成為釜中之魚,他率領軍隊左衝右突,終未能脫險。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石達開命軍師曹偉人給清軍寫了一封信。信中說:“竊思求榮而事二主,忠臣不為;舍命以全三軍,義士必作。”請求清軍赦免他的部下。他把信寫成後,用箭射入駐守在大渡河刈岸的清朝四川重慶鎮總兵唐友耕的軍營中。

那麼石達開的這封書信為誰所收呢?有人說是重慶鎮總兵唐友耕,有人說是四川總督駱秉章,而這兩種說法各有憑據,致使此事成為一大疑案。

1908年,唐友耕的兒子唐鴻學為其父所編《唐公年譜》印刷出版。年譜中附錄了石達開的信,介紹說這封信是石達開寫給唐友耕的,也就是說石達開是向唐友耕乞降的。

關於石達開寫信給唐友耕的事,《紀石達開被擒就死事》一文有詳細記載。文中說,石達開在“四月二十三日,以書射達北岸唐友耕營”,“唐得書,不敢奏亦不敢報。西康省石棉縣石兒山的翼王亭石軍不得複”。根據這種說法,唐友耕收到石達開的信後,隱匿不報,也沒有回複石達開。

1935年,四川瀘定西沙河壩農民高某在紫打地偶然發現了石達開的函稿三通。其中一通在《農報》上發表,標題《致四川總督駱秉章書》,收信人是駱秉章,而不是唐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