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郡案首(1 / 2)

這時候唐家門前已經停著六七輛馬車,都是唐家的嫡係子弟。唐正陪著母親上了馬車,沿著門前直通城內的石路前行。

,臨江郡因特殊情況未建城牆,隻是粗略的劃分了一下城區,唐家在郡城最東邊,有一大半都不在劃分的城區內。神道和佛門的勢力分別在城西和城南,都不完全在城區之內。三方勢力私下默認城區不可動武也隻是在相互製衡的一般時期,並沒有太多的約束力。

買好衣服又換過之後直接就到了考場門前的廣場上,這時廣場已經沾滿了人,有考生,有家屬,有仆從,也有不少看熱鬧的,也少不了神道和佛門的人來打探。總之就是一個人山人海的景象,唐正下了馬車,跟母親站在人群的外圍。

“母親你在車裏等我,我進去,看到後,我馬上出來跟您通報。”唐正對這有些猶豫的唐母說道。

“好,那我就在這裏等你。”唐母看看如潮的人流,實在是不敢想象自己在其中殺個來回會是什麼光景,所以隻好退了一步,忍著急切的心情,同意由唐正看到後再通知自己。

唐正轉身走進擁擠的人群中,摩肩擦踵之間,唐正更發現自己力量似乎變大了不少。在跟他人相撞時有著最明顯的感覺。唐正停停走走時不時的轉個彎,很快就鑽到將要放榜的石板前,石板光潔如鏡,透著一種歲月的痕跡。

據唐正所了解,這個石板也不是一般的石塊做成,據說是從聖山上采下,不用像華國古代那樣去貼榜單,隻要將定好次序的名冊,由學政學道共同用印,然後用放置於聖道寶鑒下麵,就能在石板上一個一個的顯現。

唐正看看天,感覺時間差不多了,然後就盯著石板。卻不知在考場裏一個屋內,另有一番情形。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試卷早應該被審閱完畢,這時候隻待放榜。可是學政與學道,還有另外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此時仍正在對著兩份考卷在對比。

“張學道,陸提學,時間差不多了,你們二人看副卷對案首有分歧,誰也勸服不了誰,而我也是感覺兩張試卷各有優劣,那麼就看原卷吧。”

提學是聖院設置的專門閱卷的職務。陸提學和張學道對兩張試卷看法不一,而主事之人孟千是也是猶豫不決。閱卷的工作一直進行到昨天晚上,最後在確定案首時有了爭議,一時無法作出決定,三人便決定休息一夜,次日再作決定。三人在閱期間一直在考場內不得外出,今日一早起身再次爭議,卻仍是遲遲無法做出決斷。本來以學道張嶺的性格就是退讓一步也無妨,隻是那老提學在昨天最後的評議時竟然倚老賣老一般說“你在這聖道偏遠的地方能有什麼見地,還是按照我的看法來吧!”

張嶺出身寒門,能夠成為進士自然有真才實學,隻是背景限製隻能到臨江這樣的地方。這時被這樣評價自然極為不滿,就與那位提學杠上了。

取出原卷後,三人將兩份試卷平攤到書桌上,打開封印後,三人同時看向兩份試卷的名字,第一份考卷寫的名字是溫尊嚴,孟千是好張嶺沒有什麼反應,然後又看向第二份試卷,試卷上名字寫在唐正二字,學政與學道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說話那人把試卷放好,開始對比。

“咦?不太對,你們兩個看看這張試卷的字。”學道張嶺用一種驚訝的語氣對另外兩人說道。

伸過頭來的兩人卻是同時愣住了,然後同時伸手,準備將卷子拿過來仔細觀看。這一疊卷子上同時出現了三隻手,誰也沒能拿走。

“一人拿一部分的試卷看吧”孟千是作為學政說出提議自然不會被拒絕。

片刻後,三人一人拿著一部分唐正的試卷看了起來。

“這絕對是第二等的書法,筆力雄渾圓厚,氣勢莊重雄渾,雖然銜接之間略嫌生澀但是於大局無關。須發皆白的陸提學第一個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