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裏是誰(1)(1 / 2)

應該說在每個人心底都有著無限希冀,可並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變為現實。而我們也就在追求自己夢想的旅途中,“建樹”了一個並不一定一層不變的道德底線——基於現實的諸多不可抗拒的因由,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人的身上,底線會像是漂蕩在在社會這座大海上的浮萍,在潮漲潮落時上升或者下墜。

萍者,浮泛不根之物,乃結而成實,雖千百年不易得也。此乃散而複聚,衰而複興之兆..

如果我所說的這些讓人產生了偏差的錯覺,某類人以為這隻是擁抱大自然的衝浪,比網絡虛擬衝浪有更真切更刺激的體驗,似乎也是挺有意思的誤會吧?而我隻能說,看出來了,你比我天真比我單純。

那猶如浮萍行蹤無定的我,那些散落的天真和單純,又飄去大海的哪裏了呢?有誰知道嗎?要不要我去網上貼個尋物啟事,請求大家幫忙尋找,順便發給我一個GPRS的全球定位訊息呢?

暫且當作一個笑話來看吧。也許,在我講述的這些一路艱辛的探索經曆中,有人會有所領悟,也就不枉我這番折騰了。

每一個生活在現實——想要什麼偏偏就是不容易得到——中的人,都會受到大海、高山與平地的考驗,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它們的“魅力品性”而影響,不少人也很難慎獨的保持心中最樂於接受的底線。

人性的欲念和理性的道德之間,有一條通往開滿鮮花的成功之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到達夢想的彼岸。可我有理由相信,隻有世界的安定與家國的和諧共同築起了道德的橋梁,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的陽光燦爛……

而這些對人生思考的個人習慣,在我很早以前就已經養成了。那時候的自己,神經多少都有些特殊的人生時刻所常見的敏感,我不敢說這是用心良苦還是杞人憂天,其實又有多大的關係呢?有句話多少年前就聽說過了:世界上少了誰也不會毀滅,你看它不是一樣轉得好好的麼?

而那時候一名不文的自己,又是何等的彷徨無助呢?可等到當事人勇敢的跨過這些艱難困苦後,命運輪轉的軌跡也就不一樣了。可在此之前,我依然是那個成天感悟人生反而被人生反感,滋生了太多欲望和不忿的新時代“打工者”,與一些人自我陶醉不同的是,我還多了一些並不屬於稀缺品種的氣質,而一般人都籠統的管它叫憂傷。

這種氣質或者說憂傷真的很多人都有,但與其他人僅有的一點特殊之處是,我是在自己讀了千卷書也行了千裏路後,才積攢起來這些類似氣質的憂傷——

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都曾遺忘了許多的美好,那些絢麗的花朵,也早已經飄落凋零不堪直視了吧?可是誰把這些美好推上了生活的大染缸呢?是他,還是她?還是隱藏在許多常人看不到的角落裏盡情的數錢,並得意洋洋的的那個人?或許,也有我們自己的因素,是因為我們無力反抗的沉淪,把自己越陷越深了吧?

我不知道現在的我是什麼樣的角色,扮演著何種可悲又可恨的無關緊要的小人物,但每天不得不為了生計忙碌,奔波在上班下班的路線上,失去了許多曾經擁有的美好的事物,卻是心知肚明的,心中時常難免有點悲涼浮上心頭。

從滾滾人流中走過,暮然回首間,突然覺得自己有多麼的渺小與無助,在異鄉飄蕩的這段時間裏,並沒有幾個朋友在我身邊。身旁插肩而過的人那麼的多,吵吵鬧鬧的,這場景似曾相識,可仔細一看,卻沒有一個是我認識的。我這才發覺,自己該有多麼的孤獨與淒涼。我打量著別人的時候,也有人警覺地注視著我,在一雙雙神態各異的眼睛中,我看不到心中期盼的那種東西,但這並沒有讓我意外,似乎也早已習慣了。我不知道,我是怎麼控製自己,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才挨到今天的,好像那個為了生活彎腰做人的人,是一個陌生的生命,和偶然間有一麵之緣的人差不了多少。你說這該有多可笑!

我在心裏並不認為自己有多麼可憐,因為我的人生雖然缺少了富貴榮華,身邊也沒有親朋好友陪伴扶持,卻不曾為生活的艱辛壓得折了靈魂的翅膀——那種從小就這麼幻想中的騰飛的翅膀,無時無刻不在我的靈魂中伸展又合攏,等我越長越大時,那雙翅膀卻莫名其妙的越來越小了,但除了我,沒有人看見過它,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但我多少還是值得慶幸的,還有翅膀可以倚靠,雖然不像雷震子一樣那麼神通廣大,但還是把我從老家那落後的地方帶了出來,讓我可以懷揣著夢想繼續拚搏人生。而有的人包括我認識的許多人,卻還有不少被擱置在了地平線以下,如今仍分不清人生前進的方向,頭頂的天空是一片空洞的蒼茫,偶爾有自然的餘暉灑下一片昏黃的光亮,他們便沉醉在夢裏以為那就是人間的天堂——在夢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最耀眼的輝煌,美國的高科技帶給世界的震撼,祖國未來發展的走向,似乎在那個夢幻的時空裏,都算不了什麼了!如果在那裏與聯合國重要負責人對話,研究世界經濟與軍事趨勢沒有了興趣,還可以多憑空出現絕色美女或藍顏禍水,反正隻要夢沒有醒,都可以繼續做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