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劍之亂 一(1 / 3)

“老人家,我要到湖中那個島上去,能搭個船嗎?”一位緇衣少年從懷中取出散碎銀子擱在一艘小漁船上。

這漁翁帶著鬥笠,倚在岸邊一株柳樹上打瞌睡,被少年吵醒之後,不情願的擺擺手道:“不去,不去,最近島上不太平。”這老人家所說的島,就是歸藏島。乃是藏劍門隱居之地。藏劍門不同於其他門派立武揚威,而是以鑄鐵起家,多年來有諸多神兵流傳於江湖之上,演繹了許多神話。傳說莊中藏有諸多天下間數一數二的神兵利器,這些兵器都是莊中鑄劍師熄爐之作。如今大唐盛世,堯天舜日,若是神兵一出,江湖必亂,天下必亂。因此藏劍門為了天下安泰不願這些兵器散落於江湖,於是便在江南一處湖中小島上建起了莊園隔世而居。藏劍門有一條門規,乃是自立門起便有了的。條規中說:以劍為人,知劍若友,劍成則靈,不可毀之,乃葬於劍湖。意思便是藏劍弟子鑄成兵器以後,必須待之如友,兵器鑄成便有了靈性,隻能沉於藏劍湖而不可回爐重鑄。歸藏島四麵所環之湖便是藏劍湖,湖中沉積了曆代鑄劍師鑄毀了的兵器,也有許多藏劍弟子的習練之作,每到月明之時,湖中銀光閃爍,錚錚之聲有如龍鳴。

“老人家說笑了,如今天下怎會有不太平的地方啊。”

這老頭抬起一張皺臉,眯著眼睛盯著少年笑道:“娃子,你可聽過福兮禍所伏嗎,太平不長久,長久不太平。"

這老人家說話可不象個漁翁啊,說話隱帶機鋒,莫非是隱士高人,少年麵容有了些尊敬:“老前輩,如今我有要緊的事,耽誤不得。還請您多多勞累,送我過去吧。”說著打了個禮。

這老頭打了個哈欠,擦擦稀鬆的睡眼,:“娃子,我身子骨不行了,起不來了,你要是能拉我起來,我就送你過去。”說著,伸出了一隻枯瘦的胳臂。“多謝,多謝。”少年不疑有他,上前恭恭敬敬的扶持老人。誰知這老頭坐於地上穩如泰山,任這少年如何使力,偏偏他不就是不動分毫。少年氣呼呼的鬆手,盯著笑咪咪的老頭。心裏疑惑:“看他幹瘦如柴,怎的如此沉重,莫不是山中精怪將湖邊大石變作老頭戲弄與我。”老頭哈哈笑道:“娃子,力氣真小,讀書人吧.”“讀書人又怎的,你瞧不起嘛.”少年氣紅了臉挽起長袖,道了聲:“起。”再看這老頭依然坐在地上。少年放了手走到一邊恨恨的低聲說道:“老頭,你厲害,瞧我師傅來了,一根手指把你捅到西天去。”

這老頭從腰裏拿出煙袋:“娃子,你說啥,我聽不清,說大聲點啊。”

死老頭,少年心裏罵道,臉上一副苦瓜像:“唉,。”

老頭吧嗒吧嗒抽著煙慢慢的站起身,說道:"沒船,你遊過去啊,此處距島不過三四裏,近的很那。”少年聽了胭紅了臉,過了半晌扭捏道:“我不會."老頭笑道:“果然是讀書人,除了寫字什麼也不會。”

“我自幼生於北方,不會遊泳有甚可笑。”老頭憋住笑意道:“少年,耐心些,島上每隔七天便會派遣弟子出島采辦,你隻需等等,到時自可搭他們的船上島。”少年大喜,“今日可是采辦之時”老頭吐了個煙圈:“昨日剛采辦完,你隻需在等六天。嗬嗬”也不知這老頭在笑什麼。少年恨恨的盯著老頭,轉身脫下了外袍,做個包袱,包了鞋子,背在背上,走向湖邊.頃刻間,湖水沒至腰間。老頭在後邊喊道:“唉唉,可別尋死啊,髒了湖水,我怎吃魚。”少年也不回頭,向湖中走去。

原來這少年並非不會泗水,隻是姿勢難看,便是人們俗稱的狗爬,他自恃讀書人,此等行徑有辱斯文,不到萬不得已,確實不願顯露。少年硬著頭遊了一會,便覺全身疲累,頗有睡意,咬了咬舌頭想要打起精神,偏偏越遊越慢了。少年遊了兩裏便覺氣力已盡,心中高呼:“吾命休矣。”正要哀泣之時忽覺身後有異,勉力回頭一看,原來是老頭坐在漁船上拿著魚竿敲打他,少年見這老頭精神矍鑠,越發的氣憤,扭頭又遊了起來,少年向前張望,已看清了歸藏島岸,心中驚喜,欲以一發之力遊到岸邊,卻覺眼前一黑,身子向下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