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地球氣候奇象(1 / 1)

1.夏季為何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景象?

很多人都知道,炎熱的夏季會發生這樣的景象:在同一個城市,一邊是陽光高照,一邊卻是大雨傾盆。我國古代詩人,早就把這種景象寫入詩中,如“東邊日出西邊雨”就是其中的一句。在大自然中,為什麼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這種奇特的景觀呢?

原來,這是由於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連續性造成的,尤其夏季更為突出。夏季降水量水平分布的差異,主要與產生降水的雲本身特點及當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關。通常,在夏季,降雨多為對流雨,產生降水的雲,多半為雷雨雲。由於這種雲體積較小,在它移動和產生降水時,隻能形成一片狹小的雨區,這就比較容易造成雨區內外雨量分布的顯著差異,從而就出現了這種“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奇妙景觀。

2.為什麼說“瑞雪兆豐年”?

“瑞雪兆豐年”是我國廣泛流傳的一句諺語,意思是說冬天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莊稼獲得豐收的預兆。眾所周知,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比較鬆軟,雪花和雪花之間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滿空氣,加上不容易散熱,這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此後,若天氣繼續冷的話,地下麵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等到冷空氣過去以後,天氣漸漸回暖,雪才慢慢融化,這樣既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積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裏,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都很有利。另外,下雪還能凍死害蟲。由於雪在融化時,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溫度會突然變得很低,土裏的害蟲自然就會凍死。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3.厄爾尼諾現象可怕嗎?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文,原意是“聖嬰”。事實上,“厄爾尼諾”最早被用於稱呼南美太平洋中,從北向南運動的一支暖海流。今天的厄爾尼諾現象,不僅僅局限於南美洲沿岸,它還指地處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海水,大範圍異常增溫的現象。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呢?科學家們認為,這是由於太平洋赤道帶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緣故。通常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時候,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於是發生海水增溫、海麵抬高的現象,從而造成了地球溫度的升高,即使影響氣候的各種因素失衡,從而導致氣候異常: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該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遍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卻大雨滂沱,洪澇成災。

厄爾尼諾現象危害巨大,如1998年我國遭遇的曆史罕見的特大洪水中,厄爾尼諾現象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喜馬拉雅山是從海裏升起來的嗎?

大家很難想像,今天被我們稱為“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在2億多年以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不過,其實地球上之所以有許多山,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大約距今6億年前,喜馬拉雅山是一片古老廣闊的“特提斯”海,當時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到了距今約7000萬年前,由於南印度洋的海底擴張,使原來在南半球的印度板塊,逐漸向北漂移,最後同北方的亞歐板塊發生擠壓和碰撞。處在這兩個堅硬陸塊之間的古海受擠壓而猛烈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脈。在地質曆史上,科學家們稱這次強烈的造山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科學家們還在喜馬拉雅山的山穀和岩壁上,發現了許多遠古時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如三葉蟲、筆石、鸚鵡螺、珊瑚、海膽、海藻、魚龍等。這些可以充分證明,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裏逐漸升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