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見兒子聽了自己的一番故事後,情形視乎有點不對,就趕緊開導兒子說,這事能幹就幹,幹不成的話也不會被人說什麼,畢竟幾百年的事情怎麼可能說成就成,成了是老天注定,不成也是老天注定,不能強求,但盡然要幹的話就堅持下去,別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
沉入沉思的木匠兒子聽自己父親這麼一說,趕緊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笑著對自己父親解釋說,到沒有放棄的意思,我是在想父親跟我說的這個故事中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而已和其中要趕緊解決的問題。
見木匠還是盯著自己看好像有點不是太相信,就趕緊接著說,父親的故事總結起來可以這麼換個說法,故事裏麵說清楚了義門陳氏源於唐朝、盛於宋朝、分於宋朝、衰於明朝,這是一個清晰的節點,衰於明朝後,我們這一支脫離義門陳氏,發展於明朝,盛於清朝,才有了陳氏義門的說法,此後又分於清朝,衰於清朝,經曆過聚才莊、義莊之後有了聚仙洞,這是一個節點,這兩個節點前麵的東西故事裏麵說的都比較清楚,也沒有太多的問題,唯一的就是乾隆時期當年族長的那封密信指的命脈到底是什麼,但是故事裏麵對聚仙洞成立之後的事情確有著太多的疑問,在故事中沒有答案,而這和我今後要做的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聚仙洞以前的事情清楚了,聚仙洞以後的事情有太多不清楚的地方了,所以剛才才在想事情。
木匠聽完後,見兒子確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見到困難就退縮,倍感欣慰,但聽兒子總結說的話,好像自己所說的故事確實沒有說明白聚仙洞之後的事情,也感覺有點尷尬,但又沒有辦法,畢竟自己隻是當過兩年不合格的墨者,其他的事情也隻是有點傳聞而不是太清楚,沒敢說出來怕萬一說出來之後反而誤導了自己的兒子,想了想說,既然族老讓你做這個事情,今後肯定會給你說清楚的,可能現在還不是時候,要是你真想知道的詳細的話,問族老會更好點,我這隻是對聚仙洞之後的事情有點耳聞,怕不對才故意沒跟你說。
木匠兒子一聽,覺出來自己父親話語中的尷尬,趕緊接口說,族老確實說過這個事要等時機成熟後再告訴我,是我著急了,不怪父親,然後轉移話題說,專業的事情既然父親同意了,那就幾天後就按這個報上去了,至於學校的事情,因為陳家都在江南,為了今後查閱資料方便,也想找個南邊的學校,按自己的估分,估計DN大學比較合適,教學嚴謹,位處繁華地區,而且是數朝古都,資料會比較齊全。
木匠聽後說,既然兒子已經定了今後的方向,那至於在哪讀書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們的希望是學校好點當然更好,但是能離家近的話那是最好不過了。
木匠兒子聽出自己父親話語中的那種不舍,生出了感動和一絲酸酸的念頭,趕緊打住說自己讀書的事情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就想去找下族老,有些事情族老好像還有交代,說完後匆匆走出了門……
幾天後,按和父親此前商議好的結果,學才填報了DN大學的曆史專業,一個月後,錄取通知書如期到達,再過一月後,在木匠夫婦的反複交代和不舍下,學才走進大學讀書,這一年學才20歲,而就在這等候開學的兩個月時間內,學才竟然是天天和聚仙洞一群族老在一起,被逼學習各種東西,白天時間少有休息,甚至半月時間晚上都整晚出門在外未歸,木匠夫妻在問過族老一次,被族老簡單告知有事後,再沒管去管過這事。
按當年那次修譜大聚商議的結果,同時進入這所大學不同學院的還有陳氏義門其他族人的後人,按當年的計劃,應該是要讓族長的後人,和36天罡、72地煞中的重要幾支的後人同時進入同一個大學的不同專業,按當年各支的特長,分別進入曆史、考古、土木等學院,便於在一起從各自的方向和特長尋找一些獨特的資料,而且由這幾個人同時開展尋找工作,但沒想到的是當時擬定的這些後人和專業中,隻有學才和族長的孫女陳錦莉如期考入,其他人要麼幹脆沒有考上,要麼是進入到其他的學校,這讓族老們感覺有點被打亂了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