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相近的人總會在對方身上尋找和自己相同的地方,找到了,就是朋友,沒找到,也不見得是敵人。但江路雲第一次見李折寒時,對方就給他留下這樣的印象——
他長的不明朗,不笑時的陰鬱模樣,叫人無法靠近。
這是因為他的身份,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份。江路雲當時心想,真真不好辦,因為他最不會相處的那種人就站在眼前。
但是事實說明,李折寒和他想的也不太一樣。這個號稱十二歲便當街殺人的漢安王世子,要說跋扈紈絝,氣質還比不上自己。但是他不光光是長了一雙危險的眼睛,初到吳山書院的那一年,江路雲就領教過這位世子殿下的行事方式。
他不懂得愛惜任何事物。江路雲曾見李折寒抽出腰間的短刀架在侍從的脖子上,也看他在範老先生的眼皮底下,起身毫不猶豫的離去。少年時期的李折寒不掩飾自己的情緒,這其中多少夾雜了些暴戾,現下看來,這種躁動江路雲自己也有過。
不過他確信自己先李折寒一步,領略過這世上一切事物的真正模樣,所以在李折寒的刀對向他時,才會是心平氣和。甚至讓李折寒覺得他是在不屑與輕視。
江路雲覺得當年的自己還是天真的過了頭,他在吳山書院行盡荒唐事,偏偏做過一件不太符合身份的事情。
本來那三品大員之子,應該是要死的。據說他是朝中哪位正義官員的長子,從父親那兒或者是別的地方,聽了些什麼不該聽的話,說來說去,都是在講漢安王的不是。這無知的少爺以為自己爹是大官無妨,卻不想自己遇上的李折寒這般人物,隻有天說漏了嘴,被世子聽了去。
後來的事,都鬧到了金陵去,說閑話的少爺被李折寒的侍從打的半死,差點被姓李的補上最後一刀了結。要不是江路雲沒忍住,隻一腳踢了這少爺的屁股,隻是讓他來個狗吃屎,躲過了李折寒那一刀。隻怕少年李折寒以後的名聲卻是要更凶戾。
李折寒的刀未出鞘,但是江路雲一眼認準了當時他已動了殺心。
這就算是杠上了,不然他們倆其實還是可以做個酒肉朋友的,畢竟一個紈絝,一個跋扈,聽上去挺像是一對朋友。不過那天李折寒說的是:
“你是誰?”
江路雲不情不願的說了名字,李折寒笑道:
“你就是那個殘廢?”
······
江路雲那時也不過是剛剛斷了手,也隻是剛剛從被“關照”了三年的金陵離開,他到底學不會現在這般的圓滑,但是理智告訴他的是,不要說話。
江路雲看了眼李折寒,沉默。
後來江路雲心道這小子也挺會演戲,他根本就知道自己是誰,這就是要給自己一個難堪罷了。目的李折寒達到了,在他們二人為數不多的交鋒中,這一次也僅僅是不愉快而已。就是李折寒後來一直叫江路雲為殘廢,後者也隻是樂嗬嗬的過自己的生活。
後來還發生過一些事情,直到李折寒回去北方,吳山書院才慢慢多了些歡聲笑語。李折寒離開後,連範鴻鈞都是鬆了口氣,可見當年的世子殿下真是····不好惹啊。
三品大員後來連降四級,給貶到了外地去做地方官員,江路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兒子曾讓李折寒不高興的原因。
後來,江路雲明白一件事,李折寒在那一段時間,曾和自己是一樣的身份。
他猜測漢安王唯一的兒子身在長江南岸,在一個離都城那麼近的地方生活,難道不是一種囚禁?這麼說不合理,李折寒怎麼說也是陛下的侄子。但這也說明,陛下對漢安王並不是聽之任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