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一口”的“不爽”

自然界裏,多數植物屬於“生則爽脆、熟而不爽”的狀況,在我們的廚房中,掌握“爽”得有個度:可以生吃的,要用鹽和淨化水浸泡;不能生吃的,則要灼煮至“僅熟”的階段。這麼一來,控製火候、了解水溫、把握食材特性,諸多廚藝就得靠經驗的積累。

爽口的食材,通常不怎麼容易入味,並且“涼拌”之前需要冷加工。現在,我們把“一求爽口,二求入味”作為涼拌的目標,這樣,撈拌的醬汁就要求口味重一些,而且要“先灼後浸或先熟後拌”。

為了“爽一口”,首先要經曆“不爽”的階段。

涼拌豆腐皮絲

素材豆腐皮絲500克。

素味芫茜50克,紅蔥頭2顆,花椒油1茶匙,致美齋小磨麻油2茶匙,致美齋天頂

頭抽醬油3~4茶匙。

素手速動

1.

燒一鍋開水,倒入豆腐皮絲,焯一下,瀝幹;

2.

芫茜、紅蔥頭洗淨,再用純淨水衝一下,分別切碎末,並將紅蔥頭碎末撒在豆腐皮絲上;

3.

往豆腐皮絲澆醬油,撈拌一下,醃10分鍾;

4.

再澆花椒油、小磨麻油,拌勻,灑放芫茜碎末,撈拌一下,上桌,吃咯。

素食養生有理

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等功效;豆腐皮不僅富含蛋白質、多糖,還有較多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本素食是一種婦、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適宜於一般人群。

波波素煮意

豆腐皮有兩種:一是“挑”成的豆腐皮,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二是壓製成的豆腐皮,與豆腐近似,但較薄(比油皮則明顯較厚)、稍幹,有時還要加鹽,口味與豆腐有區別。二者雖都叫“豆腐皮”,但形狀、成分、口味、菜肴做法均有較大差別。在這一款涼拌素食裏,我們選用的是略厚的“豆腐皮”。

“天頂頭抽”是致美齋醬園的鎮店之寶,有400年曆史,其氨基酸態氮含量達到≥1.45/100mL。在黃豆發酵曬製過程中,把陶缸放於天頂(即陽台)等高處陽光充足的地方,曬製200多個晴天,在發酵缸內抽取的第一道醬油(抽油的名字由此而來),所以叫做“天頂頭抽”。

致美齋天頂頭抽,由於曬製充分,又是抽取的第一道精華,所以醬香特別濃鬱,味道特別鮮

話梅粉醃西瓜皮泰汁辣醬拌魔芋絲

素材兩個西瓜的皮殼。素材魔芋絲500克。

素味話梅粉3茶匙,鹽、白糖、白米醋各適量。

素手速動

1.

西瓜皮殼洗淨,用小刀削去殘留的果肉瓤和翠綠的外皮;

2.

將餘下的白色西瓜皮肉切成薄片;

3.

用鹽、淨化水調成的稀鹽水浸泡“西瓜皮片”約30分鍾;

4.

撈出西瓜皮片,撒入1茶匙的鹽,拌撈擠捏,將水分擠捏出來;

5.

再用淨化水衝洗淨,瀝水,攤開放在通風陰晾處約30分鍾;

6.

撒話梅粉、鹽、白糖、白米醋,撈勻,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即可。

素食養生有理

西瓜皮,中醫稱為“西瓜翠衣”,能解暑清熱、開胃生津,可用於治療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等。本素食適宜於各類人群夏季解暑食用。

西瓜皮被擱在地上,對有心玩遊戲的兒童來說,是“溜旱冰似的玩具”,對於走過路過的人而言,就會導致摔倒甚至引發損傷。有鑒於此,廣州人會警告一些專設陷阱、下套套的人:“你們別丟西瓜皮俾我跣!”

而“話梅粉醃西瓜皮”,作為餐前小吃,開胃得有滋有味“嗦嗦”聲,不停口了。若將話梅粉改為致美齋的酸梅醬,也有獨特的風味。

芥辣油拌濕支竹

素材濕支竹750克。

素味橄欖油1茶匙,芥辣油(芥末油)1/8茶匙,芫茜50克,素高湯粉1/10茶匙,

炒香的白芝麻1茶匙,鹽適量。

素手速動

1.

把濕支竹斜切為條,然後用開水焯一下,瀝水待用;

2.

芫茜洗淨,用純淨水或冷開水衝洗,切碎;

3.

往濕支竹條上淋橄欖油、芥辣油(芥末油),灑放鹽和素高湯粉,拌勻,再撒芫茜碎、炒香的白芝麻,拌勻即可。

素食養生有理

支竹又稱腐竹,含豐富蛋白質,且穀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穀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故支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能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本素食特別適宜於老年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