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1 / 2)

獵行中的各派都是有家門兒可尋的。

跑山的眾多,一個村子一個屯子的人倚山而居,進山打獵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但長久下來,便形成了獵幫,出了一個有能力的主事兒人後,就又聚合成了家族。

四姓家族在這個門道兒裏具有壟斷的權威,東北的楊家,西北的陳家,西南的徐家,還有,中原的鄭家。

楊家從前是胡子,頭領姓楊,人稱楊五爺,混跡東北,民國末年才幹上的偷獵,土匪的本家兒沒丟,跑山全當兼職。進山打虎殺熊,寨子裏的弟兄要吃,吃不完的拿山下去買,漸漸發現這行當還挺有油水,便大規模的幹了起來。自家勢力擴大後又收了很多小獵幫,勢力越來越大,最後竟成了東北偷獵的第一家族。

楊家做事兒的風格很鮮明,一個字,狠!他們收編小獵幫時,用的政策就是“順者昌,逆者亡”,心甘情願的跟著他,好吃好喝的待你,要論仗義,那沒的說,但如果不歸順他,沒辦法,你們獵幫中有一個算一個,連帶著家眷,一個也別想活。

楊家最令人發指的行為就是“屠村”。

想當年,一個靠近長白山的小村子生活很祥和,村裏男人大多靠打獵為生,楊家人看上了這塊地,也看上了村裏的人,要收他們入夥。村裏人自然不樂意,把進村的楊家人都給打了回去。楊家領頭知道後,帶領著百十號手下弟兄,拿著獵槍衝進了村子,男女老少一概不放過,男的砍頭,女的奸殺,小孩老人統統不留,將村子裏居民全部屠殺,據說當時隻人頭就填了一坑,真跟那****的日本人進村時一樣,不留一個活口。

我姥爺和我爺雖然是在東北跑山,但並不是楊家門生,他們年輕時是鄭家的門生,但那都是以前在山東老家的事了。

陳家是西北偷獵行當的宗主,開始陳家並不是一個家族,隻是一門由十六個西北刀客組成的小幫派,領頭姓陳,直到後來做起了偷獵,才改為陳家族。

西北狼、黃羊滿天跑,大西北這塊寶地讓陳家拿下也是老天爺眷顧的。家族勢力不斷壯大,皮貨肉貨大量的出,手上有人還有錢,最終成了西北地區第一大偷獵家族。

陳家辦的最場麵兒的一件事是,鬧新疆。

新疆是西北地區的一塊寶地,但新疆並不是陳家的勢力範圍,很多當地人排斥漢族,曾經當地鬧過暴亂,見漢人就殺,兩方關係很差,更別說準許你進去打獵了。曾有一支陳家人偷偷趕進天山偷獵,不巧被當地人發現。當地人也是野蠻,竟一個活口沒留,全殺了。陳家頭領暴怒,領著手下眾人衝了過去,讓當地領頭交出殺人者,當地領頭自然不肯,雙方話不投機便打了起來。這一仗打的不小,陳家殺了很多當地人,無論男女老少,見當地人就殺,從此以後,陳家人再進新疆打獵,再沒人敢攔著。

但陳家人至今也沒有吞並新疆地區的獵行,十六位家族創立者接連離世後,家族中強硬的人少了很多,後期的頭領與新疆當地的獵幫立下條約,井水不犯河水,但兩邊人都可以相互來到對方的領地打獵,隻要你有本事獵到東西,隨便來,彼此不打擾,以禮相待。

西南的徐家據說最早領頭人是個少數民族,記不得是白族還是苗族了,反正是南邊兒的人。家主本不姓徐,他有自己民族的本名,但家主膝下無子,機緣巧合收了一個漢人的棄嬰,那孩子長大後接了獵幫,自己起了徐姓,徐家便傳了下來。

徐家人最雜,彙聚了很多民族的人,起初連相互的話都聽不懂,內部總有爭鬥,自己人都不認自己人,所以實力一直弱小。隨著後來漢化的嚴重就都會說漢話,雖然口音濃,但起碼能聽得懂,少部分保留著本民族傳統的都困在了山裏很少出來,但聽說至今徐家中還是有很多當地的少數民族中人。

西南多山,一個山頭一個幫,就和語言一樣,不要說各民族之間了,就是各村之間都不同,是徐家結束了這種混亂的狀態,定下了規矩,壯大了家族。

徐家人最出名的一件事是“打虎”。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西南地區出現過“虎災”,形式很嚴峻,甚至驚動了中央政府,當地政府組建了一隻打虎隊平虎災,徐家領頭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便讓家族中人裝扮成普通的獵人前去應征。那時候老虎很多,打虎隊打下的老虎有一半上交一半自己留著,徐家人相對來說又是“專業”的,所以打下的虎自然不在少數,就這樣,徐家在這兩年的“打虎”行動中不知攢下了多少老虎身上的寶貝,直到野生華南虎滅絕,黑市上仍有不少華南虎的虎皮虎骨販賣,出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