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使大唐王朝的統治權力名存實亡,九州各地魔教橫生,藩鎮節度使指使魔教勢力威懾百姓與武林正道,同時掌權地方政權與兵權,爵位世襲,早已不在受大唐王朝的約束與調度。大唐王朝已經是名存實亡。

故而,唐朝的國力每況愈下,一蹶不振。李唐王朝因此再未恢複往日的盛世景象。

肅宗及其之後的代宗、德宗等皆昏庸無能,寵信奸臣,疏遠賢良,致使唐帝國的統治更加惡化,吐蕃、回鶻等邪教勢力乘機滲透中華大地對唐朝王國的統治構成威脅,此時的唐王朝內憂外患重重。公元八零六年,劉純即位,在朝臣及微存武林正道的幫助下,奪回了由藩鎮割據與魔教統治的淮西等地,暫時使唐朝恢複統一。但憲宗自認有功,專斷獨行,寵信宦官,最終為宦官所害;之後,宦官地位與皇帝不相上下,成為了唐帝國的真正掌權者。

唐憲宗死於公元八二八年二月,次年,穆宗即位。自穆宗後,唐皇多信服食天命丹,在以後的十代皇帝中,僅因服食天命丹而死的就有三人,更加速了李唐王朝的滅亡速度。

元八七四年,武林盟盟主黃巢,藏劍山莊大莊主廣納武林正道人士起兵討伐大唐王朝及大唐王朝旗下魔教爪牙,其中有些堅持了十數年之久,沉重的打擊了唐王朝的統治。自此,唐朝及魔教被封鎖在一個以長安為中心的小圈子裏,唐帝國的統治已岌岌可危。公元九零七年,武林盟副盟主朱溫反叛武林盟帶領旗下武林人士歸降唐朝,黃巢帶領的江湖第一大幫派武林盟因內部紛爭從此瓦解。後朱溫掌管兵權後逼迫唐哀帝退位,自己代唐稱帝,建立了梁王朝,至此李唐王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結束,唐朝自此進入了另一個分裂時期—五代十國。

唐朝滅亡以後,江湖混亂,相傳《山河社稷圖》記載著絕世神功與大唐龍脈以及大唐滅亡前的傳國玉璽,能得《山河社稷圖》者就可稱霸天下。江湖幫派為搶奪《山河社稷圖》相互拚殺,江湖由於沒有領導者一時間混亂無比。

五代時分,群雄割據更為混亂,武林門派之間相互吞並,相互攻伐;遼國早已虎視眈眈,侵占了幽雲十六州,天下紛亂。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苦不堪言。後周之主柴榮看在眼裏,心中不忍,於是每夜在宮中焚香祈祝,願意以自身性命換取上天指引,以便拔亂反正,統一中原。一片精誠之心,儼然是九州精魂所化,突一日竟從天降下《山河社稷圖》來。

柴榮按圖索驥,得到趙匡胤等人相助,實力大增,很快統一北方。可惜天不假命,年紀輕輕身染重病,臨死時托孤趙匡胤,並告訴他山河社稷圖的秘密。

豈知趙匡胤垂涎皇帝寶座,竟然趁著柴榮新喪、後主幼弱,以山河社稷圖的寶藏為諾,與天下各大勢力達成妥協,發動陳橋兵變,篡了大位,建立宋朝,是為太祖。

太祖此舉天怒人怨,禮拜天地之時,那山河社稷圖突然化作無數碎片,紛飛無影。太祖趙匡胤深知山河社稷圖是中原龍脈所在,自己逆天妄為,導致神物散失,從此三界相連,妖邪現世,中原又將永無寧日,而且山河社稷圖的破碎,使以前對各大門派的承諾也無法兌現。為防止意外,太祖一麵杯酒釋兵權,盡遣朝中親信大將分駐各地,控製局麵;一麵昭告天下,尋找可堪重托之人,重聚山河社稷圖碎片。江湖各大勢力雖然心有所疑,但也不得不暗自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