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2 / 2)

此時,趙莊姬正準備進城,她乘著一輛輕車,車後麵跟著約兩百名宮娥,宮娥左右還有一隊人馬,他們毫無組織性的散漫的走著,不時的與宮娥調笑。這些人就是齊策用一年時間收羅到的所謂列國人才。

齊策的馬車就跟在趙莊姬馬車的後麵,但齊策沒有乘車,他步行尾隨著趙莊姬的輕車,一路走一路回答著趙莊姬的問話。

遠遠的,趙城在望,趙莊姬看見這座城市,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我兒苦啊,你看看,窮的連城牆都修不起,隻能在城外丟一些爛石頭,我在國都,竟沒有想到我兒苦成這樣。”

齊策微微撇嘴,但他不敢直言。

趙城城外的石頭是趙武讓堆砌的。自從他釋放奴隸以來,奴隸們至今仍保持著出門勞作,帶一塊石頭回家的習慣。

趙城有數萬奴隸,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人人帶一塊石頭回城,一年就是上千萬塊石頭。這些石頭城裏堆不下,趙武就命令奴隸將石頭丟在城外。

當然,城外這些石頭都不是隨地丟棄的——齊策這一年雖然大部分在國都,但趙氏的情況東郭離跟他交流了,他知道,奴隸們丟棄的石頭是按趙武特地劃出的範圍丟棄的,它不是雜亂無章的,相反那些石頭圍繞著趙城一周,堆成了看似雜亂,實際上非常有序的半人高胸牆。

之所以如此亂丟石頭,也是有目的的。此前趙城受到攻擊,城牆被毀壞,攻擊令出自國君。因此沒有國君的許可,趙武不能私自修整城牆,那會讓國君誤以為他想繼續搞對抗。然而,國君的威嚴擋不住奴隸丟石頭——那群奴隸非要在城外亂扔石頭,這種行為不觸犯法律,所以國君管不著。

即使國君知道這一切出自趙武的指示,他也隻能吞下這個啞巴虧。

奴隸們丟石頭的位置是趙武專門規劃的新城牆位置,他現在不敢動手修建,是因為沒找見機會,但奴隸們的熱情等於為新城牆在籌備石料。

亂石堆的半人高也是趙武故意的,因為這時代戰爭都是圍繞戰車進行,石塊堆的雖然隻有半人高,但戰車卻駛不過去。而亂石堆中特意預留的通道,其實也是一個陷阱——正對每個通道的城牆上都布滿了床弩,如果有人想沿這些通道進攻,他會後悔走上這條路。

以上這些,齊策不能說,他也不想說。

趙莊姬的馬車進城了,當然是順著石碓間特意留出的通道行進,她一路走一路嘮叨,歎息趙城的殘破,感慨兒子過的艱苦,直到馬車進入城門洞,她才發現趙城“城門守”站得筆直,並沒有按照禮節向趙莊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