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吃虧還是占便宜(上)(2 / 2)

那小姑娘將花朵舉到趙武麵前,笑著說:“(城)主,你瞧,花都開了,春天來了。”

趙武小心的接過那朵稚嫩的小花,那花很小,比人的指甲蓋大不了多少,花莖也很嫩,稍稍一捏,就可以感覺到手頭濕潤的花汁。

趙武捏著小花,舉到師修麵前,欣喜的問:“可用乎?”

趙武這句話是晉文公曾經問過的話,它的意思是:老百姓現在可以使用了吧?

師修用趙武曾祖父趙衰當年回答晉文公的話回答:“未可,老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禮儀和規則,請讓老百姓知道禮儀和規則。”

晉文公當初聽了趙衰這話,連續舉行了幾場大閱兵式。

師偃以為自己的回答就已經是最後答案了,趙武應該馬上照做,但他忘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晉文公是國君,他想舉行大閱兵式,一個命令就行了。而趙武要敢在趙城舉行閱兵式,是找死,國君一個命令下來,會把他抄家滅族。即使有韓厥罩著,也不能改變這一結果——他甚至不敢勸阻國君。

師偃急的伸手猛拽師修,師修醒悟過來,正想開口,把自己說的話緩和一下,卻見趙武蹲下身子,與小姑娘交流起來:“這野菜如此嫩,一定可以食用吧,你在哪采的?”

師修氣的差點跌倒,卻聽趙武繼續說:“你知不知道,有什麼花的種子一捏就出油,當然,也無需太多的油,隻要捏碎了種子,感覺到手上有一層油,那就夠了,你可以幫我留心一下嗎?”

小姑娘笑著答應了,又在一位老人的招呼下笑著跑開。趙武站起身來,目送著那小姑娘離開,自言自語:“誰說現在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冬小麥不正在發芽嗎,我聽說有一種冬麥種植技術,就是冬天把麥子種下,等到春天收割?”

師偃一拍腦門,大叫:“沒錯,去年冬天釋放的奴隸當中有一名楚國的戰俘,他分到土地後,立刻種下了麥種,旁邊的人都在笑他癡傻,但也有楚囚跟他學——原來這真是一種新種植技術,主上且待,我去找司農官。”

趙武擺手阻止:“告訴司農官不要幹涉,注意觀察就行,如果那位楚囚今年成功了,立刻厚賞——不妨賜他姓‘麥’,賞賜百畝的麥田作為他的封地,世代傳承。不過,條件是:他要將這種冬麥的經驗傳授給趙地農人。”

師偃搖頭:“賞賜太厚了!”

師修反對:“不厚不厚,一點不厚,如果我趙地人人都懂得了這技術,豈不相當於同一塊地,長出了兩倍糧食。此等大功,多少賞賜也不厚。”

師偃冷笑:“主上去年跟他們約定,以當年糧食產量為基準輸,讓他們上交響應田租……我看這老農是在投機取巧,他一年裏把地種了兩次,可我們當初的約定卻沒限製播種次數,現在也隻好遵守約定,收取一季的糧食——他種的糧再多,對我們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