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曆史的本來麵目??趙鞅“侯馬盟書”的發現隻是證明:以趙鞅為止,趙氏已經完成了封建演化,但真正開始推動這件事的,很可能是趙武。
被釋放的奴隸爆發出強悍的工作熱情,等奴隸們忙碌完,新年也到了。趙武正是解除居喪,此時,齊策從新田城送來的消息卻讓趙武愕然??
“看不懂啊,新公布的八卿名單令人看不出國君意圖,這原先第八順位的士燮(範燮)竟然躍升到第二位,頂替了中行伯(荀庚、中行庚)留下的位置,中行伯的兒子荀偃做了上軍佐,也就是第四位正卿。如此一來,韓厥子大人反而降到了第五位……這都怎麼回事?國都裏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然,三?的排位也都降低了一位”,智朔口無遮攔,他替自己的父親,也替韓厥抱怨:“士燮怎麼升上去了,原本我們晉國在磨刀霍霍,但這下子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士燮可是個老好人,最喜歡說的就是:不戰。
士燮是不主張與楚國交戰的,他總是呼籲和平,可是楚國人已經推進到了我們家門口……國君的意思,我們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韓無忌微笑不語,趙武反身問來送信的東郭離:“齊策還有什麼交代?”
東郭離回答:“衛定公果然去世了,齊策還傳信,說宋國的動亂加劇。此外,國君已開始動身前往孫林父的領地戚,打算在戚召集衛、鄭、曹三國國君,以及宋國、齊國、邾國代表會盟。”
師偃聽了這句話,轉臉望向韓無忌??他不擅長分析公卿之間的關係,隻能求助韓無忌了。
韓無忌微笑:“這說明:你們又有一年的準備時間了。至少在今年,晉國不會大舉出兵。”
趙武問:“這又為什麼?”
韓無忌淡淡回答:“我父親的脾氣我是知道的。宋國與衛國是晉國的主要盟友,與楚國交手不能沒有這兩個國家助戰,所以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穩定宋國與衛國。
等這兩個國家穩定了,我們才能騰出手來??父親一定是看了這種情況,才有意謙讓,讓老好人士燮坐上了中軍佐的位置,以此向各國傳達‘不戰’的信息。至於國君前往戚地會盟,那更容易解釋了:穩定曹國。”
趙武悠然神往的想了半天,搖了搖頭:“看來我不適合在公卿之間遊走,這道理你一看就明白,我卻怎麼都想不通……算了吧,我還是準備打獵去吧,最近的鹿肉少了,眼看開春了,讓孩子們去打一些新鮮的鹿,我嘴裏淡出了鳥。”
韓無忌起身:“國都局勢已定,我也該告辭了。既然這次政局變遷,沒有引發血災,趙氏也就有了一年的準備時間,你要盡快訓練士卒,準備軍械……
這場戰爭拖得越晚,會打的越凶,雙方都積蓄了足夠的力量,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國戰,小武,這也將是你的初陣,你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