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是非(41)(2 / 2)

重耀本人諸眾均第一次見,除了一身霸氣並無奇特之處。但張少英早有告誡,無敬重之心則無內心之意,一旦做了選擇不容回頭,他重耀便是一行十人的師尊。無論眾人武功何異,都將在位列仙宗之時同化殆盡,他們將是仙宗新秀,這是他們拜入仙宗的第一步。不等重耀搭話,這十人皆拜倒在地拜師,重耀挺身受禮,篩選弟子嚴格的仙宗竟然如此草率的納了這批新秀。重耀是欣慰的,他成名已久,但真正為仙宗留下的東西並不多。

不遠處的灌木林間玉仙師疾疾奔行,所行之處隻留下搖曳的枝葉。這一次他在正麵選擇了孤身一人,他調遣的人力越多,在武林盟盟網之下暴露的也越多,最後變成一場大混戰,這對天池會來說並無意義。無論是天池會還是雲都,太平盛世之下難有作為,他們想隱匿,朝武聯合卻步步緊逼,他們不得不應對。生不逢時四字最適合他們,縱橫派選擇這時下手看似平常實則認知超前。且有些人和事並非權謀可解,時代的大局始終前行,縱橫派卻掌握了大局,這是人力無法解決的大道之能。隻不過雙方都著力於隱匿世間之術,存與芸芸眾生之間,猶如毒瘤難治,你我皆難下手,方至如此對峙境地。但他們能感覺到,縱橫派的謀劃早已楔進組織深處,隻是沒有運用罷了。而他們各自內部尚有建製上的缺陷需要時間,朝武掌握的恰恰是時間。由於早已熟悉周圍的地形,他的身形後麵疾步追趕的人不少。他回頭瞧了一眼,身後這些人在陡峭的山石間踏步而起,輕功卓越,步伐穩健,隊形紮穩,武學陣形之神韻被他們修習的出神入化。如此實力他們豈來的勝算?雖在逃命中,玉仙師已在考慮下手,或許霸皇早有對策。

玉仙師身後,明門右三部伏地部部長鬼醫宋江率部九人截擊玉仙師。與他們平日訓練的不一樣,對方熟悉地形巧妙閃避,一百九十六步控製的一步不差,明門平日的聯合校訓無論如何變陣始終難以更進一步。一個肉體凡胎的身形再快始終有極限,明門的校訓是任何條件下不低於三十步,與一百九十六步相差甚遠。宋江沒有繼續追擊,他隻是在考量,他的醫術在黑榜獨樹一幟,治病救人那是拿手好戲。但他從未想過真正將藥理運用到武學之中,平日來找他治病救傷忙得不可開交,這一切需要時間。

深夜,一線坡西麵,連正庸率明門左四部駐紮在鼓石峰上開灶生火,收拾野宿,這一戰明門明裏暗裏傾注一切隻為一戰成名。作為晁筠,這是天池會第一次明麵對上縱橫派,明裏暗裏皆是聲名,武林是個講究輸贏的地方,雖然並不實際。兩方相隔五裏,中間的探子甚至能看見對麵的探子,這一夜兩方相對無聲。次日清晨,兩方均提前擺好了陣型,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決戰,不再是生死的較量,而是軍事能力。連正庸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好奇的是對方將會用甚麽樣的方式來應對,畢竟明門上下三千餘眾,校訓精良,無論處於何種形勢皆有絕對的優勢。

兩方執掌皆聳立高處臨視戰場,以諸等才智指揮這數千之眾綽綽有餘。明門諸部除了方圓值守弟子,實際出戰人力隻有一千人。隊伍列陣時明門上下皆感詫異,說好的全軍出動呢?便在眾人疑惑之刻張少英率眾緩緩踏上鼓石峰。明門諸眾霎時士氣高漲,縱聲疾呼:“不求有心,但求無過。浴火焚心,餘生盡罪。”這是諸眾彙聚明門的立世初衷。突然修改戰陣是張少英的主意,對方敢明目張膽的對峙必有善後決策,他突然改變戰術必將打亂對方的變局。而明門的變化,張少英的出現讓晁筠有些錯愕,他出現的毫無征兆,便是這個人,霸皇都曾吃過他的虧,並對他有很高的評價。這個人在武林中給人的感覺很複雜甚至很平庸,但他無論在何處都能將自己的身份運用到極致,這種能力與其出身有莫大的關係。

43321/53567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