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程前那番話,霍卿並未在意。他為程前斟酒,低聲問道:“程兄,還請詳述。因何侍中大人會日進鬥金?”
程前口到杯幹,隨後答道:“賢弟,這有何難?禦史身為言官,多是糾錯彈劾之事。朝中群臣,犯錯者不在少數。若有禦史欲彈劾某位大人,奏折送到侍中大人處。侍中大人看過,便會原樣複寫一份,送給被彈劾之人。那人見到,自然會意,為侍中大人暗中送來銀兩禮物,破財消災。若有不識時務者,不理會侍中大人。侍中大人便會另附一本奏折,添油加醋,彈劾此人。當今天子嫉惡如仇,最是受不得貪官汙吏,或是徇情枉法結黨營私之人。奏折送到皇帝處,皇帝閱過。十有八九送去大理寺,大理寺從瑞大人可是京城首屈一指酷吏。落入他手中,若是稍有不慎,便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此人早年尚算公正,如今卻有走火入魔之勢。一有嫌犯送到,多半會酷刑伺候。聽聞其自創十大酷刑,多是聳人聽聞之舉。不論好官壞官,如今若是落入大理寺,多半要屈打成招。從瑞大人似乎信奉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無形之中,從瑞大人助漲侍中大人囂張氣焰。去年工部侍郎曹友全,縱容親屬強占村民田產。禦史寫下彈劾奏折,侍中大人送給曹友全。曹友全並未理會侍中大人,而是暗中責令親屬將田產歸還,又給村民送去厚禮堵口。他以為,如此布置,便可平安無事。誰知奏折送到聖上處,聖上龍顏大怒。將曹友全送去大理寺,曹友全在大理寺不過一日,便痛快招供。愚兄有一位表弟,在大理寺任書吏。據他對愚兄言說,曹友全送入大理寺。從瑞大人不問青紅皂白,便將曹友全送入大甕之中。外麵架起炭火烘烤,曹友全不過一刻,便痛快招供。最後,曹友全剝奪官職,流放三千裏。賢弟可試想,若是賢弟置身大甕之中,外麵以火烤之。這種活罪,哪個挺得過?不如趕快認罪,要殺要剮,也總比留在大甕中被活活烤熟要劃算。”
霍卿聽罷,倒吸一口冷氣。他以前亦聽過大理寺正卿從瑞之名,此人本是表兄安國公推薦。上任之後,審理過許多冤案錯案,百姓多有讚揚之聲。其不畏強權,不論何人犯法,若是送入大理寺,均是公平對待。沒想到如今此人這般偏執,竟然濫用酷刑,屈打成招。
“賢弟,汝有所不知。侍中大人一年下來,入帳銀兩足有百萬之巨。如今朝中群臣,私下稱李大人為小天子。皆因此人攜言官之威,肆意強迫他人。罷了,罷了。愚兄今日酒後吐真言,無意間說出太多內幕。賢弟聽過便可,不要在意此事。賢弟家世顯赫,可在禦史台安穩過活,無需趟這遭渾水。”程前說到最後,反而勸導霍卿。霍卿含笑不語,隻是給程前倒酒。兩人喝光三壇老酒,方才離開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