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幼兒在不斷說出各種能表現動作和表情的詞,讓孩子模仿,如說:“哭”,就做哭狀,說“笑”,就做笑狀,說“開汽車”,就模仿開汽車等,也可大人做各種動作,讓孩子說出詞。
③反義詞配對訓練
鍛煉思維、記憶能力,發展言語。
方法:在寶寶認識若幹數字的基礎上選出10對字卡做反義詞配對。如出上時應配下,出長時應配短,出大時應配小等。在平時學漢字時要有意地成對學習月便於孩子理解,又可做配對訓練可重複加深記憶。
(3)認知能力訓練
①學寫數字和簡單漢字
方法:先學寫近似的數字,如1和7,再學寫4,這3個數字都以直線為主,也容易辨認。然後學寫2和3。2似鴨子,3似耳朵,注意3的方向,開口向左,勿寫成E。再學寫5。5與3方向相同,上加一橫。然後學0和8。許多小孩用兩個小圈連成8,經過教導才會旋轉成8,要注意3和8的區別在於3是兩個半圈,向一邊開口,8是封口的圓。最後才學寫6和9。6頭上有小辮,9下麵有腳。有些孩子會寫成方向相反的8和P,要經過糾正才能寫正確。也可學寫簡單漢字,如一二三工土大人等。
②學習認識人的不同職業
家長要隨時給孩子介紹不同職業的人,所做的工作和作用。如乘公共汽車時,認識司機是開汽車,售票員是給乘客賣車票。種地的是農民。修路的是築路工人等。使寶寶學會尊重做不同工作的人,和各種不同的人配合,如早晨看到清掃馬路的阿姨,告訴他不要隨便把物品扔到地上,要扔到垃圾箱等。
③理解時間概念的培養
寶寶習慣於有規律的生活,他懂得每天早飯後可以玩耍,到10點吃過東西後可以到外麵去玩耍,回來時總是隨大人買點菜或食品,準備午飯。飯後午睡,起床後吃一點東西再去玩耍,然後爸爸或媽媽回家,很快再吃晚飯,飯後全家人在一起遊戲,再吃水果,然後洗澡睡覺。當寶寶有一些要求時,大人經常告訴他“吃過午飯”,或“爸爸下班回來”,“午睡之後”等,以作為時間概念,這樣寶寶容易聽說,也能耐心等到應諾的時間。幼兒的時間概念,就是他經曆的生活秩序。幼兒還不認識鍾表,也不懂得幾點鍾是什麼意思。上托兒所的孩子會模仿大人看鍾,他會從針的角度和自己的生活日程,知道下午吃完午點後當針指到那個位置媽媽就會來接他,所以快到時間就會豎起耳朵聽腳步聲,拿上自己的衣帽準備回家。
規律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突然換環境,或改變了生活規律,孩子會感到不習慣,不睡覺,甚至哭鬧不安。3歲前應少變更生活環境,晚上要與父母或親人在一起。
④收取物品訓練
鍛煉寶寶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方法:當媽媽把全家人洗好的衣服放在床上時,一定要請寶寶來幫助收拾,從日常生活和觀察中,寶寶能認識媽媽的衣服,爸爸的襪子,寶寶的衣服等,學疊衣服,分清屬於誰的,就放到誰固定的地方,讓寶寶認識每個人放東西的地方後,還可隨時幫大人取東西。學會家中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亂放。自己的玩具也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這種家中物品分類收放的過程,也是養成生活有條不紊的好習慣。
2歲11個月智力訓練
第一周
(1)學兒歌
小華和胖娃
小華和胖娃,
兩人種花又種瓜。
小華會種花不會種瓜,
胖娃會種瓜不會種花。
小華教胖娃種花,
胖娃教小華種瓜。
小華學會了種瓜,
胖娃學會了種花。
小花鼓
一麵小花鼓,
鼓上畫老虎。
小錘敲破鼓。
媽媽用布補。
不知布補鼓,
還是布補虎。
小蜜蜂,把花采
小蜜蜂,把花來,
聽我報報花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