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道人話音甫落,張君寶立時不自禁的退了一步,心下實是驚訝無已,眼前這個看上去隻有三十餘歲的道士,居然知道自己的師承輩份,更口稱方丈禪師與心禪七老等師伯祖、師叔祖為“小和尚”,須知這八人年紀少的也已七十餘歲,老的已達九十高齡。
那道人眼見張君寶聽了自己之言,臉上當即變色,他略一思索之下,便已知其心思,當下不禁啞然失笑道:“我問你,是便說是,不是便不是,怎地不答?”
張君寶聞言,暫時拋卻心頭疑惑,恭恭敬敬的應道:“前輩說得不錯,隻是稱本寺方丈大師為‘小和尚’,未免太過。”
那道人聞言,更哈哈大笑道:“怎麼不是小和尚?我和他師父苦乘大師昔年平輩論交,天鳴等人又怎麼不是小和尚了?又有什麼‘太過’不‘太過’的?”
張君寶聽了此言,心中更是驚訝,天鳴方丈的師父苦乘禪師是少林派曆代弟子中傑出的高僧,其一人身兼一十二門少林絕學,端的是冠絕武林,張君寶自是知曉。
直過了半響,張君寶才定了定神,說道:“原來前輩和我少林師祖均是素識。小子適才妄言,前輩恕罪。我……我……小子無甚見識,平日裏隨著恩師覺遠大師在藏經閣領一份閑職,十餘年來未曾出過山門一步,不料眼下遭逢大難,實不知該當如何是好。前輩慈悲,指點一條明路。”
那道人聽他言辭酸楚,當真是滿腹含怨,便即點了點頭,又問道:“你內力充沛,著實了得,可是這功力卻全不是少林一派,小小年紀,內功底子卻如此深厚,又是什麼緣故?”
張君寶聞言,登時胸口一酸,眼眶兒不由得紅了,哽咽道:“好教前輩得知,這件事說來話長……”
那道人不待張君寶說完,徑直‘啪’的一下,在他頭上打了一記,笑罵道:“好啦,好啦!男子漢大丈夫,又用得著哭?!什麼說來話長,說來話短,我不許你諸多推諉,一切經過,你詳細跟我說來,不許有半句隱瞞。”語氣甚是嚴峻,實不容他規避。
張君寶吃痛,連忙撓了撓頭,回道:“是!”於是從頭將三年前,師父覺遠如何在少林後山從幾名蒙古武士手上救下尹克西與瀟湘子,尹克西與瀟湘子如何恩將仇報,為了《九陽真經》,盜去達摩祖師親手所書的四卷《楞伽經》,他與師父又如何一路追下山去,如何在華山玉女峰巧遇結識楊過等人,他如何搜書無果、與師父怏怏而去,月前郭襄如何上得少林寺,自己如何被逼出手,擊退昆侖三聖何足道,少林諸僧如何責問、追拿他與師父覺遠,覺遠大師又如何圓寂等等情由一一說了。
其間,那道人麵不改色、一言不發,直等張君寶說完,才歎道:“這是可憐哪。這麼說,你已學成了武學中上乘的功夫,原來自己居然並不知曉,還道隻是強身健體、百病不生而已。哈哈……如此奇事,武林中從所未有。”
張君寶給那道人說得麵紅過耳,忸怩不安,神色甚是尷尬。那道人見狀,笑道:“不過你這少年有肝膽,有血性,著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