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西班牙殖民者中,有一位頗具領導權,卻又喜歡吹牛的冒險家——瓦全可·努尼茲·得·巴爾波亞。他曾嚐試在西班牙的領地希斯貧約拉島(現在的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創立農場,但因為被反權人逼得無路可走,結果逃往海上。還有人說,他藏在豬肉桶中,隨航船進到了哥倫比亞海岸的聖·酉巴斯提安的新殖民地。
無論怎樣,後來巴爾波亞帶著一群人,在巴拿馬半島創立了格利安殖民地。使用交涉、賄賂、暴力等手段,獲得當地印第安部族的協助,使自己殖民地的經濟得以積極發展。印第安人告訴巴爾波亞,山對麵的某處有豐富金礦,並希望隨他一同前進,去尋找另一個海洋。巴爾波亞對這兩條前進路線充滿了期待與興趣。他認為或許可以證明出北美與南美是分開的,也有可能發現通往東方的航線。
當他獲得故鄉的政敵,可能取代他成為殖民地總督的消息後,聚集了800名左右的印地安搬運夫,以及190位西班牙人,組成一支探險隊。經過了將近1個月的艱難跋涉,於公元1513年9月15日,終於發現遠處有一望無際的海洋。
幾天後,他到達海岸邊,踏進了他稱為“南方之海”的海水中,同時還高呼著:這片海洋上的島嶼和海岸,都屬於西班牙王室。3個月後,他趾高氣揚地帶著這個刺激性的消息回到了格利安。
然而這些成績並未給巴爾亞帶來多久的快樂與利益,他剛升任為總督不久就又被費南多二世撤消了任命。繼他之後的征服者中,最無情的是培得羅·阿裏亞期·得·阿比拉(他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貝特拉裏亞士·達比拉),巴爾波亞的升遷之路,完全被他封住了。雖然巴爾彼亞和他的女兒結婚,卻毫無助益。
1519年,貝特拉裏亞士在半島的太平洋側,創立了巴拿馬市。同年巴爾波亞被政敵冠以反叛的罪名,逮捕後予以處死。這就是宣稱太平洋為西班牙所擁有的探險家得到的所有報嚐。
巴爾波亞發現太平洋後。1501年,佛羅倫斯人亞美利哥·維斯普奇所率領的探險隊,經過巴西東海岸向南航行(屬於葡萄牙的權利範圍),不久北上非洲西岸而返回。這支探險隊,探知了歐洲與東印度群島之間,有一片很大的大陸,航行的船隻可以避開此大陸而繼續前進。
1511年,葡萄牙獲得了馬來半島西南岸的馬拉卡島,打破了阿拉伯人獨占東方貿易的局麵。1513年,又在摩鹿加島確立了東方貿易勢力。第二年,羅馬教皇裏奧十世,修訂托爾德息理亞期條約,將在東方航行中可能發現到的陸地殖民權給予葡萄牙。無奈,西班牙隻好另外探尋一條新的西方航路。而替西班牙發現新航路的人,卻是一位葡萄牙探險家。
斐爾南·得·麥加萊斯(費迪南·麥哲倫),當時在東方葡萄牙帝國的創立者——阿豐索·得·阿爾布奎克總督手下工作。雖然他未到過香料群島,卻早知它的大名。他知道有關新世界的傳說,何者才是正確,也知道應該屬於哪一個國家。
麥哲倫曾多次提出要求,希望能替葡萄牙國王曼努爾一世服務。
1520年10月21日,麥哲倫繞過了巴塔哥尼亞的南端,他將此地命名為“一萬一千人的處女釁”;又將向南延伸的陸地,命名為“火地島”,此名是受到了沿岸住居的燈火的啟發。11月18日,剩下的3艘船,通過了後來被命名為麥哲倫海峽的危險海峽,而到達南海。首次見到外洋的地點,則被命名為迪沙特岬(意大利語希望之意)。比加菲特在日記中寫著:名字意味著“長期盼望、等待”。麥哲倫便將此洋麵命名為“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