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化學類魔術(1)(1 / 3)

手指點燈

表演者先把五支蠟燭放在桌上點燃,接著說:“我先把這些蠟燭吹滅,然後用手一指,蠟燭又會著起來。”說完,表演者將五支蠟燭迅速吹滅,隨後用手指對著蠟燭一指,口中說聲:“著!”這五支蠟燭真的又都被點燃了。

表演前取少許氯酸鉀和硫黃,各占一半,分別研成粉末之後,混合起來,沾在手指上。同時再準備五支蠟燭和一盒火柴。

魔術原理:蠟燭被吹滅後,表演者趁還保留著一點火星之際,用手指對著火星一抖,把粉末撒在火星上。粉末中的氯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氧氣有助燃作用,使硫黃很快燃燒起來。這樣,燃燒的硫黃也就點燃了蠟燭。

扇風點火

表演者將一把折扇和一張紙片放到桌上,手拿紙扇說道:“這是一把很普通的扇子,不過在我手中就變得神奇起來,它可以使盤中的紙片起火,不信請看。”說完,表演者打開扇子輕輕扇動盤中的紙片。一會兒,觀眾果然看見,盤中的紙片“呼”的一下子著起火來。

表演前,表演者先取一小塊白磷,大小如綠豆粒一樣。把這塊白磷放在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解,然後取一張紙片,在配好的溶液中蘸取少許,並把它放在一個小瓷盤上,另外,表演者再準備一把紙扇。當用扇子扇紙片的時候,就加速了二硫化碳的揮發,待二硫化碳揮發完後,留在紙上的白磷微粒就氧化著火,將紙點燃了。

用火寫字

在牆上釘一張較厚的白紙,劃燃火柴,從紙的左角上開始寫字,隻見左角上燃燒起來,冒出了青煙。

火沿著白紙邊蔓延,燒過的地方出現了字跡。當火熄滅時白紙上留下了濃黑色的完整的字句。

將硝酸鉀或氯酸鉀溶解溫水中,製成書寫液,這種書寫液要求濃淡適宜(太淡不易燃燒,太濃火勢過猛),用毛筆蘸了書寫液寫在較厚的白紙上。注意筆勢,字字相連,表演時燃燒才不致中斷。

待水跡未幹時,用鉛筆在最初起筆處做一個記號,因水跡幹後,紙上就找不到任何痕跡了。

表演時,劃一根火柴,點燃做好記號的起筆處,書寫過的地方,就會連續燃燒起來。

神火仙氣

表演者將小石子放入燒杯中的酚酞溶液裏,這時觀眾看到,溶液的顏色沒有變化。接著表演者點燃酒精燈,用長鑷子夾著石子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一會兒,等石子燒紅後再把石子放入小燒杯中。這時觀眾看到,杯中的溶液變成了鮮豔的紅色。最後,表演者拿起塑料管向紅色的溶液中吹氣。一會兒,觀眾又看到紅色不見了,溶液又變成了無色透明的液體,並在杯底有少量的白色沉澱物。表演者再吹氣時,沉澱物也消失了。

表演前,表演者取一隻小燒杯,在杯中倒入半杯清水,再加入幾滴酚酞試劑,然後準備一塊小石子、一個酒精燈、一把長鑷子、一根吸牛奶用的塑料管和一盒火柴。

魔術原理:石子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把它放到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時,碳酸鈣就會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就是生石灰,放在水中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微溶於水,使溶液顯堿性,因此,能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向水中吹氣時,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又生成碳酸鈣沉澱,使溶液的堿性降低,酚酞溶液顯無色。再吹入二氧化碳的時候,它與水、碳酸鈣反應生成了溶於水的碳酸氫鈣,所以,最後溶液變成無色、透明、澄清的液體。

水中生金

表演者把準備好的燒杯和臉盆拿到觀眾麵前,對觀眾說:“杯裏放有魔水,當把燒杯放在冷水中時,魔水中會出現黃金。”說完,表演者把這個燒杯浸在臉盆裏的冷水中,待一會兒,觀眾看到,燒杯底部果然出現了一塊金光閃閃的黃金。

表演前取兩隻大試管,在一支試管中放入約2克的硝酸鉛,在另一支試管中放入約3克的碘化鉀,再分別加入蒸餾水20毫升,振蕩後使其溶解,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後,將兩種溶液一起注入潔淨的燒杯中,並用玻璃棒攪勻。同時,表演者再準備一個臉盆,在臉盆中放大半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