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以前聽這句話總是覺得誇張,等真正到了自己身上,才明了相思的煎熬。
那個人才出差離開了兩天而已。
閉閉眼,讓煩亂的心思冷靜下來,舒望開始翻閱著主任給她的關於城南住宅區的建案資料。
她知道有許多家雜誌社都想拿下遠望集團這塊肥肉,倒不僅僅是做專訪抓新聞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拉好關係以後極有可能攬到平麵廣告的合約。
上頭對這十分重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研討小組,而他們這些負責財經版麵的記者,當然也要責無旁貸的貢獻力量。
的確是很吸引人的設計,既準確抓住了現代都市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情懷,又融入了英倫浪漫細膩的建築風格,在鋼筋水泥堆砌的都市中實在是難得。
若是她有足夠多的錢,也會去買一棟這樣的房子來當作家,不過以她現在的存款,估計還不到人家一塊小草坪。
寸土寸金啊,尤其是經濟發達城市中的土地。
這整個下午舒望都在認真研究那些資料,她以前的專業是市場營銷,所以看起來並不是很吃力,因為了解一些,所以越看越佩服這建案的策劃者。
商人追求利益,這本無可厚非,可能以這樣藝術和縝密的心思,卻是值得學習的。
然而,當她翻到後麵一些零星的關於遠望集團高層的資料,看到“總裁莫遠揚”五個字時,呆在了座位上。
不是沒有意識到他不是普通的上班族,自由不固定的時間、許多需要他簽署的商業文件,莫遠揚工作時從來沒想過避開她。
他不說,她一直也不問,因為她知道他在尋找恰當的時機來將一切告訴她。
心中有些空落落的,總覺得踏不到實處。
那種他值得更好的人的古怪心思剛剛冒出來一點又被她狠狠地壓下去。
合上手中的資料,舒望側過頭看著窗外,太陽正沿著亙古不變的軌跡向天際駛去,將金色的光芒塗抹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遠處一群鴿子掠過一道優美的弧線飛向遠方,不時還變幻著形狀。
是顧慮自己吧,所以一直不告訴。
他們成長的背景差異太大,所以莫遠揚能不顧一切的東西,她總是顧慮重重。
不過,現在不會了。
他們經過了這麼多坎坷,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一起,她不會允許外界的東西來破壞他們,包括她自己性格中的弱點。
她相信他,也會為他勇敢,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她會讓他明白,自己是值得他這樣傾心相愛的女人。
拿起桌上的資料,舒望去找主任,絲毫不在意他看她詫異的眼神,和另一名同事換了去南邊一個棉紡織小鎮的采訪的任務。
她知道這次主任是想要給她一次機會,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她在雜誌社工作九年了,跟她一同進雜誌社的同事,有的跳槽去了更好的公司,有的已經變成了管理者,就她,還低不低中不中的混著。
這也正常,長袖善舞對於舒望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複雜的人事她雖能處理妥當但卻著實厭煩,她寧可這麼清清冷冷平平凡凡的跑新聞,也不願去猜忌各人的心思。
第二天舒望就收拾好了行李搭上南下的火車去那個近年來以紡織出名的南方小鎮。
鎮子並不大,房屋建築都有一種古樸的感覺,像都市裏的高樓並不多。這裏的紡織企業大多都是小規模,像是家庭的作坊式生產,毛料經過加工形成最初形態的毛皮,然後運到外地的企業去加工成型。
舒望在鎮上一家小旅館裏住下,問明了周圍的環境情況,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開始實地走訪。
並不是很順利,即使有各種證件,一開始廠家主還是不願意讓她參觀拍照,畢竟在這樣的小鎮,排外心裏還是很濃的。
做記者這麼多年,這樣的情況在舒望心裏是早就預料到的,所以她並不氣累,隻是和周圍的聊聊天,然後給他們看雜誌社以前出版的雜誌,順便將一些自己當記者遇到的趣事兒。久了,人們對她的敵意也漸漸低了下去,恰好又碰到一家紡織廠的老板剛好也是D大的校友,便答應了她的采訪。
有些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人做了代表,能上雜誌,其他人也都樂意起來,講著辦廠的艱辛講著自己的成績講著家人的支持。
收獲頗豐,回到旅館吃過晚飯,舒望將草稿整理了一下,洗漱過後倒頭便進入了夢鄉。
誰知道半夜卻忽然刮起了大風,雷雨閃電,到了第二天都沒有停歇,反而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這樣大的風和雨,窗外的樹東搖西晃,仿佛要折了腰。
她知道自己怕是遇到台風了。
在靠海的南方地區,夏季裏台風是很常見的。
果然,打開電視,新聞裏說東南沿海一帶台風開始登陸,要做好防風防雨措施。
傍晚的時候風愈發大了起來,電也突然停了,小旅館的老板娘上來敲她的門,給她送來晚飯,順便給了她打火機和備用蠟燭,讓她關好門窗不用擔心。
那老板娘語言行為裏絲毫不見半點慌亂,看來這次的台風應該不是很嚴重,舒望便也放下心來。
給雜誌社去了電話,告訴自己暫時被困的事情,順便請了假。
本來想要給莫遠揚打電話的,可是怕他聽到外麵的風聲擔心,舒望想了想,發了一條短信,說自己一切順利,讓他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