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我費盡心機想把皇三子培養成一代明君,可惜皇三子對讀書似乎沒有什麼興趣,先生給他布置的作業,他總是敷衍了事,先生也不敢把他怎麼樣。比起讀書,皇三子更喜歡從事各項娛樂活動,他整天帶著一幫太監和宮女捉迷藏、打麻將,偶爾也趁別人把注意的時候,他就把宮女拉的沒有人的角落裏幹點不希望他人看見的勾當。他還在宮裏騎馬打鳥,皇宮裏的鳥都快被他打光了。自從朱常洛被冊立為太子,他被封為福王之後,他更是不求上進,他生活奢侈、追求極致的歡樂。與此同時,皇長子雖然讀書很晚,可自從入學以來,進步很快,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能認識很多字,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學會了寫文章,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文章寫的越來越好。他生活簡樸、知恩圖報,那些侍奉他的人都得到了他的優待。因為我寵愛皇三子,所以有一些大臣認定皇太子被廢是遲早的事,於是這些人紛紛去投靠皇三子,但他們沒過多久便知道皇三子是成不了事的。其一皇三子本人不學無術,其二皇三子的生母鄭氏和他的舅舅鄭國泰也是缺心少肺的主兒,其三雖然他的皇帝老子一心想讓他接替自己,可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大家都不願意我把明朝的社稷交給像福王這一個四六不成材的人物。按說福王與太子應該不共戴天,可福王對他的太子哥哥似乎一點都不討厭,每次做了出格的事,因為害怕我責罰他,總是去找皇太子幫忙。朱常洛明明知道福王對他而言是個威脅,可他對福王非常好,每次我要責罰他,他都要出麵求情,這使得福王越發沒了管束。更氣人的是,他把我這個皇帝老子的話不當回事,他哪位太子哥哥的話反而言聽計從。鄭氏和我都被氣了個半死,朝臣們都樂壞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孫海說:“皇上,您總說擔心日後太子對福王不利,現在他們兄弟相處的如此和睦,您可以放心了。”我長歎一口氣說:“這可不是我希望看到結局啊!”孫海說:“但這卻不是最壞的結局。”我說:“現在還沒到最後的時刻,你怎麼知道不是最壞的結局呢?”孫海說:“您的意思是太子有可能會秋後算賬?”我說:“人心難測,不可不防。”孫海說:“皇上有什麼想法?”我說:“朕希望你能替朕辦件事。”我說:“你去秘密吩咐東宮的廚房,在太子的夜宵裏加一點特別的作料。”孫海說:“皇上覺得太子飲食狀況不夠好嗎?您放心吧!太子不挑食,每次進膳都能把盤子裏的東西吃得幹幹淨淨。”我說:“朕的意思是希望在太子的夜宵裏加一點邪造之藥。”孫海一聽這話臉色唰就白了,他跪在地上說:“皇上,小的雖然是絕了根的人,可小的還知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您這樣做讓小的怎麼相信這句話呢?”我說:“朕也是迫不得已。”
孫海說:“皇上,雖說恭妃不受您的待見,可如果不是您當初臨幸她,她又怎麼會賴上您呢?您喜歡不喜歡恭妃,與太子有什麼相幹,太子是無辜的呀!”我說:“朕知道太子很無辜,可朕不得不把他犧牲掉。”孫海說:“皇長子、皇三子都是您的兒子,為什麼皇長子就不能繼承您的江山呢?”我說:“皇帝的椅子隻有一把,而這把椅子隻能隻能由皇三子來坐。”孫海說:“太子是長子,繼承皇位名正言順,您怎麼能廢長立幼呢?再說了皇太子一向仁孝,您這樣做會心安嗎?”我說:“為了皇三子能夠順利的當上太子,朕也顧不了許多。”孫海說:“皇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你這是為什麼呢?您難道沒有看見嗎?雖然皇長子被立為儲君,福王他沒有任何抱怨,他與皇太子相處的十分和睦,自古以來這是皇子之間很少發生的事情,沒有骨肉相殘,多好啊!”我說:“朕既然答應過要立皇三子為儲君,就一定要兌現諾言。”孫海說:“小的知道,在您的心裏鄭貴妃似乎比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更重要,可您想過嗎?您如果這樣做,會讓鄭貴妃成為遭受萬世唾罵的人物。”我說:“唐太子做掉自己的兄弟,逼迫他的老子退位,可他還是以一代明君聖主傳世。隻要做得天衣無縫,一切都能如願。”孫海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再說了,今日的福王與當時的秦王不可同年而語。”我說:“反正朕是決心要讓皇三子當太子了,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如果不做,老子現在就做了你。”孫海說:“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小的做不出來,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冷笑著說:“從你知道這件事開始,您就上了賊船,你不得不做。”孫海說:“不就是個死嗎?您不要以為我們挨了一刀就沒了操守,要殺便殺,千刀萬剮小的認了。”我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說:“朕隻是想毀掉太子的聲譽,讓他不配當太子,並沒想危及他的性命。”孫海說:“您這比直接殺了他還不像話,天底下哪有父親一心要毀了自己兒子聲譽的,您讓小的開了眼界。”我說:“孫海,朕好言相勸你卻不從,一會兒你可要受些皮肉之苦了。”孫海說:“皇上,您這樣做就不怕遭天譴嗎?”我說:“朕是皇帝,朕有什麼可害怕的。”孫海說:“皇帝也不能脫離因果報應。”我說:“廢話少說,你到底做不做?”孫海長歎一口氣說:“皇上,當年小的費盡心機幫您掌權,現在看來小的真是錯了,笑沒有想到您是這樣一個薄情寡恩的小人。您枉為人君、枉為人父,老子死也不會幫你做這種毫無人性的勾當。”說完一頭撞在柱子上,當即腦袋開裂鮮血直流。